运动已知对代谢疾病具有积极效果,部分原因在于运动释放的循环细胞外囊泡(EVs)介导了细胞间通讯和器官间交互作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分子医学与外科系博士生王政豪在其新博士学位论文中,探索了运动诱导囊泡的分子组成与生物功能,重点研究其对健康益处及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你的论文主要聚焦什么?
"本论文旨在探究运动诱导的循环细胞外囊泡对胰岛β细胞功能与存活的潜在正向调控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分子医学与外科系信号转导研究组博士生王政豪表示。
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本研究揭示,运动通过触发多器官外泌体网络系统性改善糖尿病,突破了传统单器官视角,提供了全新的系统性认知。我们发现运动诱导的外泌体miR-124是内质网应激(ERS)的关键调节因子,它架起运动与糖尿病细胞保护之间的桥梁,并为治疗提供了新候选靶点。"
这项新知识如何促进人类健康?
"通过确定外泌体miR-124是关键介质,我们可以为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开发针对性的优化运动方案,尤其适用于高风险人群。检测血液中miR-124水平的血液测试有助于追踪治疗反应。此外,可开发工程化外泌体或合成miR-124模拟物作为可注射'运动模拟物',为因行动障碍或其他健康并发症无法进行体育活动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益处。"
你未来的科研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目标是将运动生物学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机制研究推进到诊断、治疗及公平的健康创新领域,以对抗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王政豪表示。
更多信息:王政豪,《运动诱导的细胞外囊泡及其抗糖尿病保护作用》(2025)。DOI: 10.69622/30022921.v1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