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营养素》(Nutrients)的研究显示,在生命早期摄入蓝莓可能缓解过敏症状并调节免疫反应,为婴儿健康研究提供新的膳食干预方向。研究人员对蓝莓摄入对过敏相关症状、肠道菌群及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研究显示,在辅食喂养期持续给予婴儿蓝莓粉(每日约1份,混入辅食或母乳)可影响免疫发育及肠道菌群。目前建议6月龄后在持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引入植物性食物。已有证据表明蓝莓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炎症-免疫轴促进菌群稳态。生命第一年是建立免疫能力及预防过敏疾病的关键窗口期,此阶段的膳食暴露可影响免疫耐受诱导、表观遗传编程及肠道菌群演替。菌群定植异常可能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先天免疫反应受损和慢性低度炎症,与后期疾病风险相关。
关于研究
研究人员在7、9、11月龄等多时间点追踪菌群变化,观察到干预过程中动态变化。这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3-4月龄健康母乳喂养婴儿,排除标准包括早产、非母乳喂养及已接触辅食。最终蓝莓组38名、安慰剂组37名婴儿完成试验(29蓝莓组 vs 31安慰剂组纳入最终分析)。蓝莓组每日服用10克蓝莓粉,安慰剂组服用等热量同色味粉末,干预期间避免其他莓果摄入。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粪便菌群,检测29种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
Caregivers记录包括胸闷、干咳、鼻部症状、皮肤瘙痒等过敏相关症状。统计分析采用ANOVA、Fisher精确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Kendall等级相关,控制协变量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IL-10/IL-13与菌群关联。
研究发现
花青素(蓝莓关键色素)可能通过抑制过敏免疫通路并增强调节功能发挥作用。研究发现:
- 症状缓解:尽管蓝莓组基线呼吸症状更多(7例vs0例),但随访期间症状缓解率显著提高(4例症状消退,新发症状更少)。
- 免疫调节:
- IL-13水平在敏感性分析中显著降低(p=0.035)
- IL-10呈现上升趋势(p=0.052)
- 12月龄时,IL-10与Megasphaera、Clostridiaceae、Lactobacillus呈正相关,与Peptostreptococcaceae等呈负相关
- IL-13与Clostridia、Citrobacter正相关,与Lactobacillus等负相关
- 菌群变化:通过特殊生物降解衬垫收集的粪便样本显示干预期间菌群动态变化。
需注意细胞因子分析仅覆盖48例,统计效力受限,且菌群-细胞因子关联未校正多重比较,需进一步验证。
结论与展望
研究提示婴儿期摄入蓝莓可能促进过敏症状缓解并调节免疫发育。IL-10/IL-13与特定菌群的关联为机制研究提供方向,但因样本量小及缺失数据需谨慎解读。未来需明确驱动效应的具体蓝莓成分,并探索其他辅食的潜在益处。
期刊参考:
Venter C, Boden S, Pickett-Nairne K, et al. Blueberry Consumption in Early Life and Its Effects on Allergy, Immune Biomarker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Gut Microbiome. Nutrients, 17(17), 2795. DOI: 10.3390/nu17172795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