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迈克·斯特拉顿爵士教授和特雷弗·劳利博士,以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保罗·布伦南博士,获得了1040万欧元的资助,使他们的团队能够调查早发性结直肠癌的成因。
迈克·斯特拉顿爵士教授。图片致谢——惠康桑格研究所。
该资助由欧洲研究理事会授予,该理事会汇集了66个研究团队,包括239名科学家,他们将共同获得6.84亿欧元的ERC协同资助。
结直肠癌——也称为肠癌——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包括结肠和直肠。它是第三大常见诊断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
尽管总体结直肠癌病例在减少,但在过去20年中,早发性结直肠癌(通常定义为50岁以下诊断)显著增加。
一些出现这种上升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如果当前趋势持续,结直肠癌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全球年轻人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病例激增背后的原因一直是个谜。被诊断出结直肠癌的年轻成年人通常没有家族病史,且很少有肥胖或高血压等已知风险因素。这引发了关于可能隐藏的环境或微生物暴露正在导致病例的猜测,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桑格研究所的团队已收集了广泛的初步数据,表明在近几十年中,婴儿肠道中产生致突变剂(导致基因变化的物质)的某些细菌,增加了生命早期肠道细胞中的DNA突变数量。这种暴露可能有助于解释全球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凭借这项新的1040万欧元资助,为期六年,团队将跟进先前的工作,该工作发现了早发性结直肠癌与接触科利巴克汀之间的关联——一种由某些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毒素。这项工作由“突变组”团队作为“癌症大挑战”计划的一部分完成,该计划是由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起的全球研究倡议。
团队将从10个国家收集3000多人的血液、粪便和结直肠组织样本,包括早发和晚发结直肠癌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他们将从肿瘤和正常组织生成超过12,000个全基因组序列,以识别与产生基因毒素(DNA损伤物质)的细菌相关的DNA模式变化,称为突变特征。
同时,他们将筛选细菌的基因毒性活性(对DNA的损伤,如突变或断裂),并将肠道类器官——实验室培育器官的微型版本——暴露于这些细菌菌株,以确认相关的DNA变化。通过高级计算分析,结果将帮助评估改变或损害DNA的细菌在早发性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并为新的预防策略提供信息。
最终,研究人员希望揭示癌症的新病因,这可能导致未来的预防策略,帮助控制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由此疾病引起的死亡。
惠康桑格研究所高级研究组组长迈克·斯特拉顿爵士教授表示:“早发性肠癌的上升是现代医学中最紧迫的难题之一。这笔资助将使我们能够结合尖端基因组和微生物组研究来揭示其成因,并最终帮助开发预防策略。”
特雷弗·劳利博士。图片致谢——惠康桑格研究所。惠康桑格研究所研究组组长特雷弗·劳利博士表示:“我们怀疑早期生活中定植我们肠道的细菌变化可能在我们的DNA上留下持久印记。这笔资助使我们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测试这一想法,并了解微生物如何在数十年后影响癌症风险。”
法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基因组流行病学部门主管保罗·布伦南博士表示:“通过将人群数据与基因组和微生物组研究相结合,我们希望揭示早期生活暴露如何导致癌症风险。这一合作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全球癌症预防的思考方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