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非吸烟者患肺癌Why non-smokers are getting lung cancer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knowridge.com美国 - 英语2025-11-07 00:41:12 - 阅读时长2分钟 - 950字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国际研究揭示,非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上升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暴露于高污染环境者肺部肿瘤突变数量激增且部分突变与重度吸烟者相同;马兜铃酸(存在于部分传统中药)首次被证实关联肺癌,主要影响台湾地区非吸烟人群;研究还发现未知来源的全新突变模式,强调了环境污染对DNA的深层损害,呼吁加强空气治理并审慎使用含潜在有害物质的传统疗法,为肺癌预防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非吸烟者肺癌空气污染二手烟马兜铃酸突变特征端粒缩短环境因素健康癌症预防
为何非吸烟者患肺癌

许多人认为肺癌主要影响吸烟者。

但近期,越来越多从未吸烟的人被诊断出肺癌,这一趋势在女性和东亚国家尤为明显。

《自然》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揭示了其中重要原因。该研究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主导,分析了全球28个不同污染水平地区的871名非吸烟者的肺部肿瘤DNA。

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肿瘤中的DNA损伤模式(称为"突变特征"),这些特征能反映细胞接触的有害物质类型。结果令人意外: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人群肺部肿瘤中存在更多有害突变,部分突变与重度吸烟者相同。

一项惊人发现是,从未吸烟者体内与烟草相关的突变增加了四倍。同时,与衰老相关的突变也增多,表明污染可能加速肺细胞老化。研究明确显示,空气污染暴露程度越高,肺癌突变数量越多。肿瘤还出现端粒缩短现象——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端粒缩短是细胞损伤和衰老的标志。

针对二手烟暴露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同样存在端粒缩短,但肿瘤突变数量与空气污染暴露者不同。这表明二手烟的危害机制可能有别,或现有检测工具尚无法全面评估其损伤。

另一重大突破涉及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这种常见于部分传统中药的化学物质,已知可引发肝、肾和膀胱癌,本研究首次将其与肺癌关联。相关突变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非吸烟者中,科学家推测可能与吸入中药制剂有关,但需进一步验证。

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一种全新突变模式,仅存在于非吸烟者且与空气污染、中药或其他已知因素均无关。其成因尚不明确,但研究团队计划深入探索。

该研究是全球理解非吸烟者肺癌成因的重要一步。团队将把研究范围扩展至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并考察大麻、电子烟、氡气及石棉等潜在诱因。

这项成果深刻揭示了环境对肺部的潜在影响:既突显清洁空气的重要性,也警示需谨慎使用含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传统疗法,更强调了探索环境因素如何损害DNA与健康的紧迫性。正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玛丽亚·特蕾莎·兰迪博士(Dr. Maria Teresa Landi)所言,这一发现不仅是科学突破,更是预防癌症的关键机遇。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