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大脑、行为与免疫-健康》期刊的新研究显示,针对"长期新冠"患者的神经认知障碍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通过追踪1553名确诊感染者的认知功能变化发现,虽然多数认知功能随时间推移出现显著改善,但部分核心认知缺陷可能持续三年半以上。
这项由西奈山医疗系统开展的前瞻性研究,采用标准化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对感染后6个月至42个月的认知变化进行了系统追踪。研究团队特别指出,这是全球最早在感染后4个月就开始进行系统性神经心理学评估的研究项目之一。
研究显示:
- 语言学习与记忆召回能力在研究周期内逐步恢复正常,平均标准差从-1.26回升至正常范围
- 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仅实现有限改善,终期评估仍维持在平均标准差-1.5水平
- 注意力和工作记忆变化最小,这可能与基线期仅存在轻度损伤有关
研究者杰奎琳·贝克尔博士指出:"这是首次系统性追踪新冠感染后3.5年认知轨迹的研究,我们观察到了明确的恢复趋势,但也发现了部分功能的停滞现象。"值得注意的是,BMI指数低于25的参与者显示出更显著的恢复优势。
研究采用多语言评估体系(英语和西班牙语),通过注意力、工作记忆、语言流畅性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所有参与者均排除已知认知障碍病史,且通过效度检验确保测试结果有效性。
在急性感染期后的前半年,多数参与者表现出轻度至中度认知损伤,整体测试成绩低于常模0.5-1.5个标准差。随访期间,语言学习能力提升最为明显,但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仍存在持续性缺陷。
研究团队正在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包括认知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贝克尔博士强调,该研究为制定长期新冠患者的健康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研究将重点探索炎症反应、血管健康等生物机制对恢复过程的影响。
该研究的主要发现:
- 约53%参与者在感染后6个月存在显著认知障碍
- 认知恢复过程存在非线性特征
- 早期干预可能影响恢复轨迹
- 教育水平和年龄对恢复速度无显著影响
研究同时指出局限性:样本群体相对年轻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适性;部分改善可能与测试练习效应相关,但采用交替测试形式和年度间隔评估已最大限度降低该影响。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