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扫描揭示衰老与心脏病风险线索 研究发现Eye scans reveal clues to aging and heart disease risk, study find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xpress.com加拿大 - 英语2025-10-25 06:35:20 - 阅读时长2分钟 - 856字
麦克马斯特大学与人口健康研究所联合研究发现,眼部微小血管结构可精准预测个体心脏病风险及生物衰老速度。通过对7.4万名参与者进行视网膜扫描、基因数据与血液生物标志物综合分析,证实血管分支越简单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且伴随炎症加剧与寿命缩短。研究首次锁定MMP12和IgG–Fc受体IIb等关键蛋白作为血管衰老驱动因子,为开发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的靶向药物提供突破性方向,未来视网膜扫描或将成为无创评估全身血管健康的常规筛查工具。
健康心脏病风险生物衰老视网膜扫描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血液生物标志物潜在药物靶点炎症血管衰老
眼扫描揭示衰老与心脏病风险线索 研究发现

眼部微小血管可能掌握预测个体心脏病风险及生物衰老速度的关键线索,麦克马斯特大学与人口健康研究所(汉密尔顿医疗保健中心与麦克马斯特大学联合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

该研究于2025年10月2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指出视网膜扫描未来或可作为无创窗口,反映人体整体血管健康状况与生物衰老水平,为早期检测和干预提供新机遇。

"通过整合视网膜扫描、基因数据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我们揭示了阐明衰老如何影响血管系统的分子通路。"研究高级作者、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系副教授Marie Pigeyre表示。作为人口健康研究所科学家,她补充道:"眼睛为观察人体循环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无创视角。视网膜血管的变化往往映射全身微小血管的同步改变。"

研究团队整合了四个大型队列的视网膜扫描、基因数据及血液样本分析,涵盖7.4万余名参与者:加拿大老龄化纵向研究(CLSA)、糖尿病审计与研究泰赛德研究(GoDARTS)、英国生物样本库(UKBB)以及人口健康研究所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

研究发现,血管结构更简单、分支更少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且表现出生物衰老迹象——包括炎症水平更高、预期寿命缩短。目前评估心脏病、中风和痴呆等年龄相关疾病需进行多项检测,未来视网膜扫描有望成为快速评估衰老与心血管风险的便捷工具,但现阶段仍需结合深度临床评估。

另一关键发现源于对血液生物标志物和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不仅识别出关联性,更揭示了眼部血管变化的潜在生物学成因,据此锁定可能驱动衰老与疾病的特定蛋白。其中两种重要蛋白——MMP12和IgG–Fc受体IIb均与炎症及血管衰老相关。Pigeyre指出,这些蛋白或将成为未来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我们的发现指明了延缓血管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并最终延长寿命的潜在药物靶点。"她强调。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数据由人口健康研究所主导的国际大型研究项目"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提供。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