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与2035年预测Arrhythmia Monitoring Devices Market Size, Growth Trends 2035

心脑血管 / 来源:www.researchnester.com全球 - 英语2025-09-05 12:53:46 - 阅读时长5分钟 - 2367字
本报告指出,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市场2025年规模达88亿美元,预计2035年将达1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5%。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激增及可穿戴技术创新是主要驱动因素。报告涵盖北美、亚太、欧洲三大市场格局,分析显示医院与诊所占据45.7%份额,美国主导北美市场,中国加速本土化创新,德国凭借AI技术推动欧洲增长。主要挑战包括数据管理复杂性和患者依从性不足。
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心血管疾病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技术创新家庭医疗数据管理患者依从性房颤关键企业
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与2035年预测

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市场展望:

心律失常监测设备市场2025年估值88亿美元,预计2035年将达186亿美元,预测期内(2026-2035年)年复合增长率7.5%。2026年行业规模预计突破94亿美元。可穿戴技术持续进步、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上升及早期检测意识增强是核心驱动力。2025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198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85%由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导致,印证了可靠用户基础的存在。

医疗场景和家庭护理的广泛应用,以及多种心律失常适应症的拓展,正在推动跨国市场扩张。2025年6月Heart Rhythm O2研究显示,美国因房颤/扑动住院并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监测的病例造成9.49亿美元支出,平均住院5天、死亡率2.6%,凸显开发更高效门急诊治疗方案的紧迫性。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与挑战

增长驱动因素

  • 老龄化加剧:2024年10月WHO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将超60岁,2050年老龄人口将突破21亿。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推动心律监测设备需求激增,市场前景向好。
  • 技术创新:AI和远程医疗整合的可穿戴/植入技术正在革新心律监测。2023年9月荷兰Martini医院率先部署飞利浦ePatch贴片式监测器与Cardiologs AI分析平台,取代传统动态心电图,提升患者舒适度并延长监测时长。
  • 家庭医疗普及:远程监测解决方案需求激增催生盈利环境。2023年10月VitalConnect与Fifth Eye合作,将FDA认证的AHI系统整合至可穿戴生物传感器,通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预测分析提升临床价值。

【历史心血管死亡率数据(2019年每10万人口)】

地区 女性 男性
中欧、东欧、中亚 345.7 524.1
北非与中东 339.8 376.7
南亚 281.8 388.6
撒哈拉以南非洲 299.1 284.6
东南亚、东亚、大洋洲 202.8 287.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 141.7 206.8
高收入地区 102.1 153.8

心脏监测技术里程碑

年份 企业 创新成果 收益机会
2025 GE医疗 获FDA 100项AI认证 通过AI心脏影像诊断设备增长
2024 iRhythm Zio心电监测系统获日本PMDA批准 进入年检测量160万例的第二大市场
2024 HeartBeam 向量心电图AI房扑检测数据发布 待FDA批准的便携式AI心电图仪市场布局
2023 百多力(BIOTRONIK) 获FDA批准AI驱动的BIOMONITOR IV植入式监测器 美国市场扩大,减少假阳性及心律失常识别

市场挑战

  • 数据管理复杂性:海量监测数据生成与整合难题制约市场发展。缺乏高级分析工具可能导致临床医生难以及时识别关键心律异常,延迟诊断。
  • 患者依从性不足:传统Holter监测器体积大、不适感强,导致数据准确性受损。如2023年iRhythm报告指出,Zio贴片通过提升舒适度使房颤诊断时间缩短33%。

市场规模与预测

指标 数据
基准年 2025年
预测期 2026-2035年
年复合增长率 7.5%
基准年市场规模 88亿美元
2035年预测规模 186亿美元

区域覆盖

  • 北美(美国、加拿大)
  • 亚太(日本、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等)
  • 欧洲(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北欧等)
  • 拉丁美洲(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
  • 中东与非洲(以色列、海湾国家、北非、南非等)

市场细分分析

终端用户

医院与诊所段将占据45.7%市场份额,主导初始诊断与植入设备应用。2023年10月美国FDA批准InfoBionic MoMe ARC AI远程心电监测系统,支持蓝牙六导联传感器实现无干预连续监测。

应用领域

房颤段将以35.6%占比领先,其增长归因于高血压与肥胖等因素驱动。2023年HRS研究显示,植入式连续监测使房颤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启动时间缩短27%(36天vs46天)。

产品类型

移动心脏遥测(MCT)监测器将占28.5%份额,因其支持长时间实时动态监测。2022年3月ZOLL推出整合呼吸率、体位数据的Arrhythmia管理系统。


区域市场洞察

北美

北美将占据40.4%全球份额。美国市场由研发投入与心衰住院费用驱动(年相关支出1800亿美元)。2023年4月百多力推出支持按监测时长付费模式的CardioSTAT无线心电监测器。

亚太

亚太地区2026-2035年将成增长最快区域。中国2023年12月启动首款国产植入式心脏监测器SiLu ICM临床试验。印度2023年9月开展全国高血压防治运动,强化基层心脏护理。

【中国心脏设备植入数据(2022)】

指标 数值
国内生产总值(十亿美元) 180,600
医疗支出占比GDP 7.0%
猝死患者 54万
心衰患者 450万
房颤患者 800万
起搏器植入量 98,619台

欧洲

欧洲保持第二大市场地位。德国2024年推出集成SmartECG AI技术的BIOMONITOR IV植入式监测器,减少25%误报率。西班牙2024年部署14家医院应用飞利浦ePatch与Cardiologs平台,降低住院时长。


关键企业

  • 雅培公司(美国,市占率22.7%):植入式循环记录仪与诊断系统
  • 美敦力(爱尔兰,20.3%):植入式心脏监测器与移动遥测
  • 波士顿科学(美国,15.5%):心脏节律管理与植入设备
  • 飞利浦(荷兰,9.3%):动态监测与诊断软件
  • GE医疗(美国,8.6%):心脏诊断设备与Holter系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