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仍不可小觑:为何医学专家建议及时接种最新疫苗
随着病毒新变种不断出现且人体免疫力随时间减弱,医生强调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仍然很重要——特别是对老年人和易感人群。医生表示,新冠变种仍在不断出现,但社区群体免疫水平已随时间下降。
当一位70岁的公众演讲者突然在舞台上晕倒时,所有医疗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直到五天后,一位新加坡专家发现了隐藏的罪魁祸首:新冠。
"他有前驱症状,流感和流鼻涕是新冠的早期预警信号。感染使他身体虚弱并导致晕倒,"新加坡总医院(SGH)传染病科客座顾问阿索克·库鲁普医生(Dr Asok Kurup)表示。
自2020年以来,他一直是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新冠传染病专家组成员。今年4月,他被任命为新加坡卫生部领导的传染病机构首届董事会成员。"新冠并没有消失,它仍然存在,"库鲁普医生说。
"它不仅会引起轻度感染,还可能对老年人和有多种健康问题的人造成问题。"
随着公众对新冠的担忧显著减轻,新冠疫苗接种率也下降了。库鲁普医生警告不要自满,因为社区群体免疫水平已随时间下降,但新的SARS-CoV-2变种——最新的是LP.8.1毒株——仍在传播。对某些人群来说,这会导致严重症状。
引用近期研究,库鲁普医生表示,感染新冠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但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帮助降低风险。
新加坡最近一次新冠病例激增发生在2025年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在此期间,估计新冠病例数为14,200例,高于前一周的11,100例。因新冠住院的平均每日人数上升至133人。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库鲁普医生在SGH亲自诊治了三个这样的病例:两位分别为60多岁和70多岁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其中一人正在透析),均需使用呼吸机;第三位患者需要呼吸支持。
在后港的私人诊所,全科医生梁春杰医生(Dr Leong Choon Kit)表示,老年患者对新冠疫苗接种存在抵触情绪,而年轻人则认为无需额外防护。他讲述了今年6月一位86岁女性患者的经历:该患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骨关节炎等共病,感染新冠后抗病毒治疗无效而住院。她此前已在诊所接种了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但拒绝了新冠疫苗接种。
"出院后随访中,她表示后悔未接种新冠疫苗,"梁医生说。两周后,其照顾者前往诊所咨询疫苗接种事宜。新冠感染可能导致身体损伤并引发长期虚弱。
梁医生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吸取教训并与医生讨论防护措施。"未接种者感染后可能造成身体损伤,"他指出,"某些病例即使康复后也可能出现长期虚弱。"他特别强调,在包含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的多代同堂家庭中,更应重视防护讨论。
他与库鲁普医生均鼓励公众及时接种疫苗,因目前五分之一的新加坡人年龄在65岁以上。新加坡传染病机构于10月24日宣布,更新版新冠疫苗现已在600多家全科医生诊所和10家综合诊疗所提供,并可通过移动疫苗接种团队获取。"我们常与他人同住,做决定时必须考虑对易感人群的影响,因为我们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们,"库鲁普医生强调。
长新冠仍然是一个担忧
在2019年底首次出现新冠病例五年后,全科医生正面临长新冠患者的长期影响。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和注意力问题,目前尚无针对性药物治疗。
"长新冠真实存在,我们需为肺功能较弱患者开具吸入器缓解症状,"梁医生解释道。库鲁普医生指出,长新冠对不同患者群体影响各异,"全球充分证据表明,预防重症新冠可有效降低长新冠风险。"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仍可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卫生部建议三类人群考虑接种:60岁及以上者、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养老院居民。更新版疫苗现已对6个月以上人群免费开放。
库鲁普医生针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推荐"全面护理方法",需同步防护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疾病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梁医生建议可咨询医疗提供者是否能在单次就诊中完成全部疫苗接种。
医生们明确表示:鉴于新冠从未消失且新变种持续出现,防护措施仍然必要。"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冠仍不可小觑,"库鲁普医生总结道。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