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休轮班到住院病床:网约车司机为生存付出健康代价From endless shifts to hospital beds: Ride-hailing drivers pay the price for survival - VnExpress International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e.vnexpress.net越南 - 英语2025-11-04 00:22:1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52字
本文通过越南胡志明市35岁司机Nam和河内40岁单亲妈妈Lan的真实案例,揭示网约车司机因长期超时工作(日均18小时)、饮食不规律及暴露于污染环境所引发的椎间盘突出、贫血、心律不齐和颈椎病等健康危机,援引2021年河内549名司机调查显示22.6%患慢性疲劳、22%有腰痛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警告每周工作超55小时将显著增加中风与心脏病风险,专家建议司机需保证6-8小时睡眠、避免连续夜班并注重防晒补水,强调在经济压力下健康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产,呼吁行业改善劳动条件。
网约车司机健康代价椎间盘突出营养不良性贫血身体衰竭胃溃疡心律不齐颈椎病慢性疲劳下腰痛肺功能受损睡眠不足健康建议
从无休轮班到住院病床:网约车司机为生存付出健康代价

手机铃声响起意味着新订单来临,35岁的Nam迅速喝完能量饮料,重新扎进正午胡志明市(HCMC)混乱的车流中。"起初我只在保安工作后开网约车赚外快,"这位摩托车出租车司机说,"但偿还房贷的压力迫使我辞掉原职转为全职。"节假日期间,他甚至将工作时长延长至18小时以应对订单激增。密集的日程常使他无法按时进餐,只能快速解决一个班米三明治或冷食保鲜盒。他很少睡眠超过4小时,有时只能在接单间隙趴在摩托车上短暂打盹。当朋友提醒他注意身体时,他总笑着摆手:"只要还有力气,我就继续跑。钱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2024年中旬,每次疲惫工作后,Nam开始遭受严重的背痛和肢体麻木。一次雨天送货途中,他因头晕和力竭突然晕倒。在胡志明医药大学医院(Ho Chi Minh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Hospital)就诊时,他被诊断出患有椎间盘突出、营养不良性贫血及身体衰竭。

河内40岁的单亲妈妈Lan同样为长时间工作付出了沉重代价。四年来,她坚持从凌晨5点工作至晚上10点,有时甚至到午夜。为保持清醒,她每天饮用两三杯咖啡,偶尔补充能量饮料。她的餐食通常仅是简易三明治或巴掌大的糯米饭团,常因时间紧迫而直接省略午餐。

2023年,胡志明市黎 thụong街,网约车司机等候载客与配送货物。照片来源:VnExpress/Thanh Tung

今年早些时候,Lan载客途中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被迫停车。就医后诊断显示她患有胃溃疡、过量咖啡因导致的心律不齐,以及长期驾驶引发的颈椎病。医生警告称,若不改变生活方式,她的健康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Nam和Lan这样的司机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是,他们在恶劣天气和污染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健康风险陡增,尤其缺乏适当关注。2021年河内针对549名摩托车司机的调查显示,22.6%患有慢性疲劳,22%存在下腰痛问题。

超重和饮酒等其他风险因素也与这些健康问题直接相关。2020年发表于《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杂志的研究发现,曼谷等高污染城市的司机面临肺功能受损风险。2024年《世界其他地区》(Rest of World)新闻机构的报告揭示了另一隐忧:许多司机缺乏适当休息,甚至无法使用公共厕所等基本设施。

"多数司机不愿休息,短暂工歇极少,睡眠严重不足,"牛津互联网研究所与柏林社会科学中心联合劳工项目Fairwork的研究员托拜厄斯·库特勒(Tobias Kuttler)向《世界其他地区》透露,"我观察到司机平均轮班长达17小时。这些司机明显睡眠不足、健康状况堪忧,需靠药物缓解疼痛。"

胡志明医药大学第三校区的武文隆(Vo Van Long)医生证实,极端天气、雨水尘土及时间压力使司机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每周工作超55小时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睡眠中断不仅导致疲劳和反应迟钝,更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等慢性疾病。

不规律饮食及交通拥堵压力、准时送达需求与负面客户评价带来的心理负担,正悄然加剧司机的压力、倦怠和消化系统问题,将这些科技平台司机无声地转化为"病患"。

为改善健康,武文隆建议司机每晚保证6-8小时睡眠,避免连续夜班超过三天,订单间隙应充分休息。烈日下工作需穿浅色长袖衬衫、戴宽檐帽,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并每30-45分钟补充250-300毫升水。"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能量饮料,它们会导致脱水和心律不齐。"他还建议携带水果或酸奶等健康零食,每日饮水2-2.5升,定时进餐。

Nam现已将日工作时间减至8-10小时,补充营养剂并按医嘱接受物理治疗。尽管收入下降,他如今视健康为最宝贵资产。

"许多同事仍因经济压力逼自己到极限,"他说,"但我已目睹后果,不愿再付高昂代价。钱能再赚,健康却难复原。"

Lan也调整了工作时间表,注重增加休息并练习瑜伽。"我仍需开车养活孩子,但现在懂得更好平衡。没有健康,一分钱也挣不到。"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