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9日,全球共同庆祝世界卒中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卒中预防、症状识别及治疗方法的认知。卒中至今仍是全球主要死因和致残原因,每年影响数百万人的健康。
值此2025年世界卒中日之际,让我们深入了解六大显著增加卒中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有效降低自身风险。
1. 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是导致卒中的首要原因。长期高血压会额外增加血管壁压力,使其变弱并更易破裂或形成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
预防建议: 定期监测血压,采用低盐饮食,保持规律运动,必要时遵医嘱服药。有效控制血压可将卒中风险降低近50%。
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新兴但严重的卒中风险因素。暴露于细颗粒物(PM2.5)会引发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并损害脑功能。研究显示,高污染地区卒中相关病例显著增多。
预防建议: 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污染严重时佩戴口罩,并支持清洁能源与环保倡议。
3. 吸烟
吸烟使卒中风险加倍。它会损伤血管、升高血压并降低血液含氧量,为血栓形成创造理想条件。即使是被动吸烟(二手烟)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预防建议: 戒烟是降低卒中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戒烟数月后,血液循环与心脏健康将显著改善。
4. 高胆固醇
过量胆固醇会导致动脉内脂肪沉积物(斑块)堆积,即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使动脉狭窄,限制脑部供血并提升卒中风险。
预防建议: 通过避免油炸及加工食品、增加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来维持健康胆固醇水平,必要时咨询医生使用降脂药物。
5. 心脏病
某些心脏疾病,尤其是心房颤动(心律不齐),可能引发血栓并随血流抵达脑部导致卒中。心脏病患者卒中风险约为健康人群的五倍。
预防建议: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压力管理,对维护心脏健康和降低卒中风险至关重要。
6.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卒中风险更高。糖尿病还会加剧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卒中相关病症。
预防建议: 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规范用药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葡萄糖水平并维持健康体重。
在2025年世界卒中日,让我们承诺采纳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广泛传播卒中预防知识。管理血压、避免吸烟、控制胆固醇与血糖、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谨记——今日的简单生活方式改变,将为明日拯救生命。
(本文仅供参考,不可替代合格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任何医疗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