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较大血管狭窄时,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已被证实可提供持久有效的治疗效果。其微创特性使其成为支架的可行替代方案。这一发现来自萨尔兰大学心脏病学家布鲁诺·谢勒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现已被一项涉及3300多名患者的国际研究验证。
当动脉斑块——由脂肪沉积物、钙化物质、炎症细胞及其他物质组成的粘性混合物——在冠状动脉或其他动脉内壁积聚时,血流会受到限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
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选择。该技术通过将细塑料导管插入病变血管实施,导管尖端带有微型球囊,充气后可轻柔扩张血管壁以拓宽血管。其独特之处在于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可在充气过程中将药物输送至血管壁深层。
萨尔兰大学的布鲁诺·谢勒教授解释道:"当使用标准球囊扩张血管后,常因介入引起的组织过度生长导致血管再次狭窄——这一过程称为'再狭窄'。但若使用DCB,特殊涂层中的药物会转移至动脉壁并持续数周或数月保持活性,有效防止血管再次狭窄。"该技术由谢勒与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实验放射学荣誉教授乌尔里希·施佩克共同开发,现已成为治疗狭窄动脉最广泛认可且有效的疗法之一。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较小血管(直径不超过2.75毫米)的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效果至少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当,某些情况下更为优越。该方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数百万次,尤其在亚洲地区,DCB疗法已替代近一半原本需使用药物洗脱支架的干预措施。
如今,一项新的国际研究(SELUTION DeNovo;Spaulding C.等)表明,DCB在治疗直径大于2.75毫米的冠状动脉方面同样安全有效。此前这类血管的常规治疗选择是支架——一种插入狭窄或阻塞血管以维持血管通畅的金属网管。既往DCB主要用于已植入支架的血管再次堵塞时的处理。
SELUTION DeNovo研究显示,DCB在较大血管中同样表现优异。一年后,严重不良事件(如突发心脏性死亡、心脏病发作或需再次干预)的发生率与现代药物洗脱支架相当。
"我们知道药物洗脱支架非常安全,但也清楚支架留在血管内会带来中长期并发症风险,"萨尔兰大学临床与实验介入心脏病学教授、洪堡萨尔兰大学医学中心心脏导管实验室主任谢勒教授表示,"药物涂层球囊的优势在于能局部给药,且不会在血管内留置永久植入物。"
该研究同时修正了2024年中国"Rec-Cagefree I"研究的结论。后者曾提出在两年期内,对于非复杂性狭窄的较大血管,支架比药物涂层球囊更有效,并认为药物涂层球囊无法提供持久疗效。在旧金山TCT会议上,SELUTION DeNovo结果与Rec-Cagefree I研究的三年更新数据同时公布,谢勒教授在TCT主会场与全球顶尖专家讨论了这些发现。
"Rec-Cagefree I研究的结果不适用于我们的方法,"谢勒指出。在DCB原始专利过期后,中国研究人员基于谢勒与施佩克教授的夏里特原始专利开发了自主涂层。"他们的涂层与我们的显著不同,尤其在药物成分和颗粒尺寸方面。中国研究中使用的活性成分在血管壁停留时间不足,难以实现再狭窄的长期预防。"谢勒及其合著者已在《柳叶刀》发表致编辑信阐明此批评。
"除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技术外,我和团队还致力于开发针对患者个体需求的新策略,"谢勒表示,"对许多患者而言,药物洗脱支架与药物涂层球囊的组合仍是最佳选择。DCB使我们能够避免使用长支架,而长支架可能给患者带来显著的中长期风险。"
"TCT会议公布的新数据支持我们长期坚持的介入血管治疗理念:尽可能减少永久植入物的使用,"谢勒强调。其洪堡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实验与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他本人也是目前在洪堡进行的多项国际DCB临床试验的全球负责人,合作伙伴来自欧洲、亚洲和美国。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