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伏案工作的职场人,常遇到胸痛的问题,但不同原因导致的胸痛,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学会科学鉴别,能帮我们早发现心血管风险,特别重要。
疼痛特征怎么区分
心绞痛的典型表现,是胸骨后面像有块石头压着一样疼。发作时疼会慢慢加剧,3-5分钟达到最疼的程度,通常不超过15分钟;如果超过20分钟还没缓解,得立刻警惕心肌梗死。这种疼还常常放射到左肩、下巴部位,同时胸口像塞了团棉花似的,憋得难受。而胸壁肌肉劳损的疼,是一直酸酸胀胀的钝痛,能摸到明确的“痛点”;姿势变了,疼的程度会跟着变,按那个痛点还会引发相同的疼痛。
诱发因素有什么不同
心脏问题引发的胸痛,常出现在这些场景下:剧烈运动后、情绪特别激动时、吃太饱或者处于寒冷环境中。典型的心绞痛,只要停止诱发的行为(比如不再运动、冷静下来),疼痛会逐渐缓解。而肌肉骨骼问题导致的胸痛,大多和不良姿势有关: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工作后就会出现,活动一下躯干、换个姿势能舒服些。比如空调直吹、座椅高度不合适,都会加重疼痛。
缓解方式能帮着判断
硝酸甘油对心绞痛的缓解很有诊断意义——心绞痛患者舌下含服后,3-5分钟就能舒服点,但这得在医生指导下用,千万别自己乱试。肌肉问题引起的疼痛,用物理方法就能有效缓解,比如做肩颈拉伸、热敷或者调整工作台高度。要特别提醒:如果胸痛的同时,还伴随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或者左臂麻木,一定要立刻就医。
日常该怎么应对
建议职场人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基础预防方面,每工作40分钟,就起身做5分钟肩颈拉伸;环境优化方面,调整显示器高度与视线平齐,保持腰椎的自然曲度;医学干预方面,刚出现胸痛的人,要优先做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后,再做胸椎影像学评估。3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肺功能评估;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的,得缩短检查间隔。
特别提示:胸痛鉴别要遵循“先查心脏”的原则,就算症状轻微,也得首先排除心脏疾病。如果确诊是肌肉劳损,要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千万别自己做高强度锻炼。要是出现持续性胸痛,或者伴随呼吸困难、大汗、左臂麻木等症状,要立刻停止活动,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