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我今年76岁,去年经历数次"意识模糊"(暂且如此描述)后被诊断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当时我无法向自己或他人解释这些状况,生怕被视为精神异常,直至发生晕厥。这令我十分惊恐,立即告知丈夫,他随即安排就医。
经验丰富的医师助理将我转诊至心脏病专家,并佩戴心脏监测仪两周。期间又发作一次,据心脏病专家称持续七秒且情况危急,我随即被安排植入起搏器手术。
恳请您详解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成因。——G.W.T.
答:
心脏窦房结构与鼻窦无关,它位于右心房,是腔静脉血液流入心脏的部位,内含名为"窦房结"的天然心脏起搏器。
若窦房结产生电信号但传导不良,即为窦房传导阻滞;若窦房结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或暂时甚至永久停止发放冲动(窦性停搏),均属"窦房结功能障碍"范畴(旧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因其常伴心率过快期)。当窦房结失效时,心脏其他起搏点通常会产生"逸搏"以避免意识模糊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疲劳或头晕;若无逸搏,则出现窦性停搏。当停搏时间过长,患者常会晕厥(医学称"晕厥")。
曾有住院医师接到心内科主治医生电话,称监测到患者17秒窦性停搏。主治医生惊呼:"天啊!这病人还活着吗?"吓得该医师狂奔至病床——所幸患者无恙。
植入永久起搏器是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确切疗法,但并非人人需要。需排查加重因素:药物、甲状腺疾病、冠状动脉阻塞、肝病及低氧等。这些因素可导致窦房结周围组织纤维化,引发症状。多数病例无明确病因,但系统性疾病如淀粉样变、结节病及血色病属罕见诱因。
读者来信:
何时咳嗽可界定为慢性?——B.B.A.
答:
医学有明确定义:急性咳嗽持续少于三周,常见于病毒(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或细菌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亚急性咳嗽持续三至六周,多因感染后气道敏感,哮喘与慢性鼻炎亦常见。
慢性咳嗽指持续超过六周的咳嗽。主要病因包括哮喘、胃食管反流病及鼻后滴漏,同时需考虑药物因素(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嗜酸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感染(如百日咳或结核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