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因其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疗而备受关注,但密西西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该团队发现将载药纳米颗粒包裹在糖分子外壳中,可显著提升对这种致命癌症的靶向效率。
密西西比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Eden Tanner解释:"这种癌症被称为'三阴性',因为它缺乏传统癌症治疗的三种靶点。它特别影响年轻女性和黑人女性群体,这迫使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思考新的治疗方法。"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乳腺癌病例中超过10%为三阴性类型。这类癌症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其不会过度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HER2蛋白这三种传统药物靶点。更严峻的是,密西西比州的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高达37%(2016-2023年医疗中心数据),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研究团队发现,所有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癌细胞表面过量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这些癌细胞就像嗜糖如命,"Tanner教授指出,"所以我们设计了'糖衣炮弹':用葡萄糖包裹纳米药物载体。"
具体而言,药物被封装在纳米颗粒内并外覆葡萄糖涂层。当注射到血液中后,这些载体会通过"搭便车"方式附着在红细胞和白细胞上运输,在抵达目标区域后被癌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捕获。由于癌细胞表面GLUT转运蛋白密度是正常细胞的数倍,药物几乎只会被癌细胞吸收。
项目参与者、化学专业本科生Mira Patel补充:"这种靶向机制具有高度选择性,能避免损伤健康细胞。"值得注意的是,除乳腺癌外,结肠癌、脑癌和脂肪肝病等同样存在葡萄糖转运蛋白过表达现象。研究团队表示该技术未来可能拓展至其他疾病的治疗。
该研究发表于《先进医疗材料》(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DOI: 10.1002/adhm.202500592。研究团队特别强调了技术对密西西比州的现实意义:"作为密西西比州的研究团队,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切实改善本州居民的健康状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