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作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治疗候选药物,可能改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预后。
SJS/TEN是死亡率高达约30%的严重疾病。该研究团队先前发现,在SJS/TEN患者的病变皮肤中存在一种通过甲酰肽受体1(FPR1)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称为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在这项研究中,由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的研究生木村春菜(Haruna Kimura)、大泽武政(Takemasa Ozawa)教授等人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抑制坏死性凋亡的抑制剂,证明它能有效减少SJS/TEN模型细胞中的细胞死亡,并预防模型小鼠的疾病发生。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SJS/TEN由药物给药引发,特征是皮肤和黏膜的糜烂。根据日本临床指南,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是一线治疗方法,对于难治性病例则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交换疗法。然而,约30%的患者仍面临致命结局,这突显了迫切需要新型且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该研究团队先前发现,坏死性凋亡发生在SJS/TEN病变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内,且这一过程是通过表皮细胞上表达的受体FPR1的刺激引发的。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开发了一种筛选系统,用于识别具有强FPR1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利用SJS/TEN模型细胞证明了FPR1抑制剂作为新型治疗药物的潜在功效。
使用体外SJS/TEN检测评估了候选化合物的FPR1抑制活性。通过活/死染色评估了各化合物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细胞死亡抑制情况。在七个候选物中,CDCA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表现出对细胞死亡特异而强效的抑制作用。来源:改编自Kimura H等人,《自然通讯》(Nat Commun.),2025年。
该团队利用东京大学药物发现倡议(Drug Discovery Initiative)的化合物库筛选强效FPR1抑制剂。FPR1属于一种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受体家族,该家族通过G蛋白和β-arrestins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大泽教授团队先前已开发出能够独立检测各信号通路的G蛋白和β-arrestin检测方法。利用这些检测方法,研究人员筛选了东京大学化合物库,并选出两种显示高FPR1抑制活性的候选化合物。此外,还将先前报道的五种其他抑制FPR1的化合物作为参考候选物。
更多信息: 木村春菜(Haruna Kimura)等人,《抑制甲酰肽受体1介导的细胞死亡作为临床前模型中致死性皮肤药物反应的治疗方法》,《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DOI: 10.1038/s41467-025-63744-0
期刊信息: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由新潟大学(Niigata University)提供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