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比较了遵循营养标准的少加工食品饮食与超加工食品饮食的效果。研究发现带来了多个重要启示。
伦敦大学学院行为科学与健康系及英格兰肥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作者Samuel Dicken博士表示:"我们原本预期超加工食品饮食组不会出现减重效果,但结果显示,由于参与者基线饮食不符合膳食指南,超加工饮食组在摄入标准化饮食后也出现了减重。"
体重差异的临床意义
尽管八周内2%的减重幅度看似有限,但研究人员指出,若将这种效果线性外推到全年,男性可能减重13%,女性可达9%。相比之下,超加工食品组的年度预期减重幅度仅为男性5%、女性4%。
"这一结果首先印证了现有膳食指南的科学性,"Dicken博士强调,"选择少加工食品不仅能提高减重效率,还能通过改善身体成分指标(如心血管代谢健康参数)带来长期健康获益。"
研究设计细节
55名英国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以女性为主)参与了为期八周的饮食干预:
- 第一组先接受少加工饮食(如隔夜燕麦、自制鸡肉意面)
- 洗脱期后改用超加工饮食(如冷冻餐食、早餐能量棒)
- 第二组则按相反顺序进行
两组饮食均参照英国Eatwell指南设计,保证每日营养素摄入符合美国膳食指南标准(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乳制品和不饱和脂肪),同时限制添加糖和高脂肪食品。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提供的食品热量均高于日常需求,参与者可自由选择摄入量。
研究新发现
这项开创性干预研究挑战了传统认知:
- 当营养均衡得到保证时,超加工食品并不必然导致体重增加
- 少加工饮食组的食欲控制能力显著提升(自我报告评分)
- 两组饮食的宏量营养素含量相同,但饱腹感存在差异
马萨诸塞州南海岸健康中心肥胖医学专家Stephen Finney医生指出:"主要差异在于少加工饮食能通过未知机制降低食欲。这提示我们食品加工过程可能影响了饱腹信号的传递。"
适度摄入的可行性
纽约Top Nutrition Coaching注册营养师Courtney Pelitera认为:"该研究证实,将超加工食品控制在每日1-2种的情况下仍可实现健康减重。关键是要建立规律饮食模式,优先选择全食物,但无需陷入'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研究局限性
需要注意:
- 排除了有饮食限制和慢性病患者
- 无法直接监测实际摄入量
- 样本量较小(55人)
- 试验周期较短(8周)
- 食品配送模式难以反映现实环境
Finney医生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应优先自制简单餐食,偶尔摄入包装食品时保持灵活性和觉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平衡饮食,而非制造饮食焦虑。"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