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为何抵抗减重的科学原理The science of why your body resists weight loss | National Geographic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nationalgeographic.com美国 - 英语2025-11-06 03:47:47 - 阅读时长5分钟 - 2376字
本文深入解析了人体在减重后难以维持成果的生物学机制,挑战了"意志力决定成败"的传统观念。研究证实,80%至95%的减重者会在三到五年内体重反弹,这源于身体进化出的生存本能:当体重下降时,饥饿激素胃饥饿素升高,饱腹激素瘦素和肽YY降低,同时新陈代谢显著减慢,促使身体恢复原有体重。科学家通过《减肥达人》等案例揭示了这一现象,并提出"设定点理论"解释身体对体重的调控机制。此外,文章强调肥胖污名化严重阻碍治疗进程,导致患者产生自我羞耻感并回避医疗帮助,而个性化医疗方案(如基于基因检测的肥胖表型分类)正成为突破方向,结合减肥手术、GLP-1类药物及心理健康支持,以综合方式应对这一复杂慢性病,最终改善患者长期健康与生活质量。
减重困难身体抵抗减重激素变化设定点理论肥胖污名化健康个性化肥胖治疗综合护理代谢适应体重维持
人体为何抵抗减重的科学原理

人体为何抵抗减重的科学原理

研究表明,维持减重成果的斗争并非关乎意志力,而是生物学问题。科学家指出,我们该如何与身体合作而非对抗?我们的身体进化出应对饥荒的机制,而非适应节食。研究人员正在破解新陈代谢、饥饿感和激素如何联手使维持体重变得异常困难。

阿什温·罗德里格斯 撰

2025年11月5日

减肥很难。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希望减肥,但保持体重更难。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肥胖学会的数据显示,80%至95%的减重者会在三到五年内体重反弹。

科学家表示,这并非意志力的失败。激素、基因甚至进化机制促使身体发起反击——提升饥饿感、减缓新陈代谢,并推动体重回升。美国肥胖医学会医学主任金伯利·古兹尼(Kimberly Gudzune)指出,这是一种流行文化很少承认的生物学拉锯战。

“我们往往认为一旦达到目标体重,它就会神奇地保持不变。但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她说。

数十年来,节食一直被描绘为自律之战。研究人员现在开始理解身体为何如此激烈地抵抗减重——激素、大脑化学物质甚至早期生活经历如何为终身体重调节埋下伏笔。

现实电视节目揭示的减重科学

流行文化长期美化戏剧性减重,却极少展示后续。2002年至2016年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减肥达人》清晰印证了这一点:参赛者在教练、营养师和医疗团队支持下努力减重,但科学家发现,这恰恰揭示了身体如何抵抗转变。

2016年发表在《肥胖》期刊的一项研究聚焦14名参赛者(均患有III类肥胖,即此前定义的病态肥胖),对比了他们结束比赛时与六年后身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参赛者大幅反弹了减掉的体重。即使长期维持减重者也出现代谢率下降。古兹尼解释道:“减重后,身体消耗的热量减少,这意味着维持体重者必须比从未减重的同体型者摄入更少卡路里。”

这种差异不仅是代谢性的,更是激素驱动的。单纯通过节食减重后,饥饿信号激素胃饥饿素升高,而饱腹信号激素肽YY和瘦素降低。即使减重一年后,这些激素变化仍持续存在。梅奥诊所胃肠病学家兼肥胖研究员安德烈斯·阿科斯塔(Andres Acosta)表示,这只是身体“反击”的众多“代谢适应”机制之一。减肥手术和GLP-1类药物等治疗可通过改善大脑与肠道间关于饥饿和饱腹的沟通来抵消这些变化,但部分患者对这些方法心存顾虑。

身体“设定点”的科学依据

有助于解释这些生物防御机制的一个理论是肥胖的“设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身体拥有多种机制来维持生命早期设定的体重,且多数人一生中会经历多个不同设定点。

古兹尼认为该理论虽常被讨论,但肥胖专家并未一致认可,它可能过度简化多个过程,却有助于人们理解维持体重为何如此困难。她指出,有更强证据支持的机制包括激素变化和能量消耗调整,这些虽支撑设定点理论,但也独立存在。

肥胖污名化如何阻碍治疗

体重污名不仅影响社会对待方式,更直接损害健康。

密歇根大学健康系统体重导航项目及减肥后内分泌诊所主任安德鲁·克罗夫特森(Andrew Kraftson)表示:“人们误以为‘正常体重’者通过特定行为维持体重稳定。”挣扎于体重问题者可能幻想瘦小体型者称量食物并计算每一卡路里,但克罗夫特森强调“这完全错误”。他认为此类比较属于“谬误思维”——两者的体验并不相同。

这种比较易导致内化羞耻感,并将有效治疗(如减肥手术或GLP-1类长期药物)视为作弊或捷径。古兹尼回忆,2010年她初涉肥胖医学时,常有患者不愿向亲友透露寻求治疗。她说:“围绕肥胖的羞耻和污名如此强烈,以致他们不愿向任何人披露。”

社交媒体使这些矛盾更显性化。尽管部分平台推动了肥胖治疗对话正常化,但其他平台却放大不切实际的身材理想和反肥胖偏见。古兹尼承认,社交媒体上也有人推动肥胖治疗正常化,但她表示:“这仍是激烈争议的话题。”患者如今更愿公开分享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

关于意志力的评判在社会和医疗领域都是重大障碍。古兹尼指出,肥胖者还可能经历“内化体重偏见”——一种与身体意象问题、抑郁和饮食失调等不良健康结果相关的自我羞耻感。她曾听闻无数患者因喉咙痛就医,却被医生告知“需要减肥”。“这些话常由医生或其他医疗人员说出,”她说,“若持续遭受责备,没人会愿意寻求医疗帮助。”

古兹尼表示,医疗领域对体重偏见的意识正在增强,她希望这能让治疗更易获得。

医生如何个性化肥胖治疗

阿科斯塔在向患者谈及体重维持前,会解释减重旅程(若选择开启)将涉及代谢适应。作为医师和肥胖专家,他的角色是陪伴患者应对特定挑战。

阿科斯塔指出,人们对减重反应各异,因此他开发了基因检测,以识别肥胖患者减重困难或未来可能受阻的独特因素。患者被分为四类:“饥饿大脑型”、“饥饿肠道型”、“情绪饥饿型”和“慢代谢型”。

“饥饿大脑型”需要更多卡路里才能感到饱足;“饥饿肠道型”进食后很快饥饿;“情绪饥饿型”通过进食应对情绪(积极或消极);“慢代谢型”则代谢率较低。阿科斯塔表示,通过针对患者的特定表型,可提供个性化治疗和药物,靶向肥胖的根本病因,从而在减重及维持上取得长期成功。

古兹尼强调,寻求医疗专业人员帮助有助于确定匹配个人目标和偏好的干预措施或药物。她正努力改变“肥胖无需专业治疗”的潜在认知:“我们不会要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己想办法解决’。”

减重护理的未来

克罗夫特森认为,核心讨论不应聚焦体重数字,而是健康本身。明确目标至关重要——有些目标源于自我,有些则潜意识强加。

他理想中,帮助个体管理体重的恰当结构应是综合护理。医生未必总有时间或专业知识满足患者需求,他们将受益于包含营养师和心理健康专家的团队。“这不只是处方问题,”他说。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没有单一解释,生物学、环境和心理健康均发挥作用。

“我们整个建成环境都与健康相悖,”克罗夫特森表示,“改变它需要重大投入。”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