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心理健康状况使心脏病风险激增Som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spike heart disease risk - Futurity

心脑血管 / 来源:www.futurity.org美国 - 英语2025-09-05 06:13:5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50字
埃默里大学主导的《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研究报告揭示,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50%-100%。研究强调自主神经系统与HPA轴失调引发的慢性炎症等机制,并指出需建立整合心理健康与心血管治疗的跨学科医疗体系以改善患者预后。
心理健康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整合式跨学科护理
某些心理健康状况使心脏病风险激增

一项新研究报告显示,某些心理健康状况会使罹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增加50-100%,并对已存心脏疾病导致60-170%的不良结局增幅。

在美国,每34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由于近半数美国人患有某种形式的心血管疾病,同时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终生会经历心理健康障碍,这种交叉重叠成为必然现象。

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的荟萃综述总结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的差异。该研究属于系列报告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对女性、老年人、种族少数群体和心理健康患者四类人群中心血管健康差异的认识。

埃默里大学教授维奥拉·瓦卡里诺主导了这项关联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系统研究,其同事阿米特·沙和道格拉斯·布雷默同为该校教授。

研究报告列举了以下心理疾病对应的心血管风险增幅:

  • 重度抑郁症 72%
  • 创伤后应激障碍 57%
  • 双相障碍 61%
  • 惊恐障碍 50%
  • 恐惧性焦虑症 70%
  • 精神分裂症 近100%

研究同时表明这些心理疾病会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包括更高的复发入院风险和死亡率。例如重度抑郁症会使已患心血管疾病者的死亡率倍增。

报告特别强调了双向关系:"超过4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存在心理疾病",瓦卡里诺补充道。

研究揭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主神经系统(ANS)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异常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明确关联。

自主神经系统协调着肝脏、心脏、汗腺和眼肌等非自主功能,同时管理着这些功能的加速和减速调节,并调控炎症反应。由于大多数主要器官都有ANS神经末梢分布,这个系统影响着大部分生理机能。

HPA轴则影响免疫反应和新陈代谢,进而影响心血管功能。研究指出这些系统的失调会产生"不利的下游效应",包括慢性炎症增加、代谢异常、高血压、系统性血管阻力增强和自主神经灵活性下降。

炎症已被证实同时参与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过程。

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在心血管差异中起关键作用。心理健康患者可能面临医疗连续性的干扰和障碍,包括经济可负担性和医疗可达性。健康素养或沟通能力的欠缺也会阻碍健康筛查和治疗。

临床医生在照护某些心理疾病患者时面临挑战,这种状况可能因精神与躯体健康服务的割裂模式以及社会污名化而加剧。在临床研究领域,心理健康状况往往成为随机试验的排除标准。

当前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未将心理健康障碍纳入风险评估体系。

为解决心理健康患者的健康差异,作者建议采用整合式跨学科护理模式,涵盖行为健康、心理健康和心血管健康的综合治疗。"心血管和心理健康的高度关联需要医疗体系进行更适合共病患者的改革",瓦卡里诺强调,"理想模式应是包含专科医生、社工和护理人员的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资源"。

报告最终指出,消除健康差距保障了心理健康患者实现最高健康水平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来源:埃默里大学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