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组织(WSO)指定的世界卒中日。卒中是韩国第四大死因,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疾病。在韩国,每6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被计为卒中患者,每年约有10万人持续发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预计将继续增加。
卒中通常发生在70至80岁之间,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75岁以上患者数量是其他年龄段的两倍。在所有卒中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4,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吸烟等生活习惯差异以及女性激素对某些卒中的保护作用有关。
国内脑梗塞率是脑出血的三倍
卒中主要分为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梗塞和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
在韩国,脑梗塞的发生率远高于脑出血,比例为3:1。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非单一因素引起,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包括心律失常在内的心脏病影响。
脑梗塞的病因是血管本身因动脉硬化而阻塞,或者血管本身并无问题,但由于心律失常导致心脏产生的血栓移动到大脑并阻塞血管。
脑出血(血管破裂)的病因包括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被称为"血管分叉处")、脑内动脉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性出血,以及废物产物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上积聚。近期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和牙周炎也被证实会影响卒中发生。
面部和肢体单侧无力是典型症状
在脑出血情况下,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30%,而脑梗塞平均每年约有10%的死亡率,但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死亡率正稳步下降。
对于卒中而言,在大脑受损前尽早发现并尽快治疗至关重要。卒中症状因大脑受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表现为面部和肢体单侧无力、感觉迟钝、发音不清。部分患者会伴有严重头痛和呕吐,导致平衡能力丧失,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以及突然视物模糊或一物看成两物的复视现象。
韩国高丽大学九老医院神经内科李坤周教授表示:"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119求助,前往具备急性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韩国卒中协会认证了专业卒中中心,相关信息可通过其官网查询。当血管被阻塞时,每分钟约有200万个脑细胞受损,越早抵达医院接受治疗,可选方案越多,能挽救的脑细胞也越多,从而提高康复概率并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
为尽量减少脑梗塞发生时的脑细胞损伤,应立即恢复脑部血流,可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以溶解血栓;若大血管阻塞,则需直接穿刺阻塞血管实施取栓术。
脑出血则需在动脉瘤破裂时紧急手术阻断破裂血管,若脑内出血量较大,则需通过开颅或钻孔进行血肿清除和止血。
吸烟者中风风险加倍,最好戒烟
由于脑梗塞可能复发(第一年复发率约5%,此后每年约1%),持续管理极为重要。后遗症的康复管理也是治疗关键环节,韩国数据显示,约半数脑梗塞患者在一年后能恢复至基本无残疾状态,但初始残疾程度往往决定最终恢复效果。
李坤周教授指出:"康复黄金期通常在发病后前三至六个月,此阶段需接受强化康复治疗。因肢体僵硬等问题,长期活动能力可能受限,但持续进行康复训练即使超过六个月仍有望改善,建议坚持规范治疗。"
为预防卒中,应保持可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饮食结构。
李坤周教授强调:"在韩国这种汤文化盛行的国家,建议减少汤类摄入,避免高油脂食物,并降低日常碳水化合物比例。戒烟尤为重要,因吸烟者中风风险是非吸烟者的两倍以上。同时应限制饮酒,并坚持每周进行三至五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达到气喘程度。"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