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周喝多少杯含酒精饮料?五杯、七杯、十杯?还是更多?如果你每天喝一杯酒,你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但相关权力机构并未大力宣传这一事实。
今年9月,Vox报道称,小罗伯特·F·肯尼迪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决定不发布一项关于酒精对健康负面影响的大型联邦研究。这项名为"酒精摄入与健康研究"的报告草案于1月发布供公众评论。
"这份报告及其研究结果原本将用于指导新的饮酒指南制定,"酒精研究组副主任、该报告作者普丽西拉·马丁内斯(Priscilla Martinez)表示。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与美国现行饮酒指南(女性每天一杯或更少,男性每天两杯或更少)一致的对比报告将用于更新指南,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份对比报告背后的部分专家与酒精行业存在财务利益关联。
"我认为关于饮食或生活方式行为的建议应基于最可靠的科学依据,"马丁内斯说,"因此,'酒精摄入与健康研究'未被纳入指南更新是令人遗憾的。"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未回应相关置评请求。
"酒精摄入与健康研究"揭示了饮酒对健康的重要影响。虽然大量饮酒时健康问题更为明显,但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导致这些风险。以下是关键发现:
每天仅一杯酒就与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相关
"这份将不发布的报告将酒精与200多种健康问题联系起来,"临床营养师、《如何通过饮食改变饮酒习惯》一书作者布鲁克·谢勒(Brooke Scheller)表示。谢勒未参与该研究。
这些问题涵盖心理健康障碍、心脏病、癌症及消化系统疾病等。
研究人员发现,负面健康影响的风险从每天一杯酒开始显现,这会增加患特定癌症和肝硬化风险,且对男女均适用。
与酒精使用相关的癌症包括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咽癌、口腔癌、喉癌和食管癌。
每天喝一杯酒的人中风风险确实较低,但如果偶尔每天饮酒超过一杯,这一益处就会消失。饮酒量越大,健康问题风险越高。
研究显示,每周饮酒超过七杯的人有千分之一的酒精相关死亡风险,而每周饮酒九杯以上者,风险升至百分之一。
"当男性从每天一杯增至两杯时,死于酒精相关疾病的风崄几乎增加40倍,"马丁内斯指出,这是研究团队认为"相当显著"的发现。
马丁内斯表示,由于酒精与乳腺癌的强关联,女性因饮酒患癌风险高于男性。
酒精使用同时影响即时与长期健康
"思考酒精健康影响应区分其即时效应和长期效应,"马丁内斯解释道。
即时效应包括宿醉、工作疲劳、醉酒导致的伤害及酒后驾车危险。
长期效应则是与酒精相关的慢性疾病,涵盖上述所有健康问题。
谢勒补充道,酒精还会影响大脑功能、情绪状态、消化系统和能量水平。
"因此更重要的是指出——癌症固然重要,但所有这些其他影响同样关键,"谢勒强调。
不发布报告是对公众的"重大失职"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8年就将酒精归类为"1类致癌物",但许多人仍未意识到其超出宿醉的危害。
谢勒指出,公众对酒精健康影响的认知不足,导致许多饮酒者不了解酒精本质上是一种毒素。
"整件事令人愤怒……他们试图掩盖事实,不公布这些信息……这确实是对公众的重大失职,也显示了与行业的紧密关联,"谢勒说。
各国饮酒政策差异显著:挪威提倡"尽可能低"的消费量,爱尔兰将成为首个要求酒瓶标注癌症和肝病警告的国家。
加拿大官方指南限制女性每天不超过两杯,男性不超过三杯;其物质使用与成瘾中心2022年发布的"少喝更好"运动指出,每周饮酒一至两杯属低风险,三至六杯为中等风险,七杯以上则为高风险。
马丁内斯重申,上述健康后果从每天一杯酒即开始出现。
"人们虽不喜欢听到坏消息,但科学数据如此明确,"马丁内斯表示。
减少饮酒的实用建议
若决定减少饮酒,可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若怀疑有酒精使用障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心理健康人士。
具体建议包括:若通常周六喝三杯,可减至两杯;若每周每晚饮酒,可减少饮酒天数。
"增加完全不饮酒的日子很有益处,"马丁内斯建议。
需特别注意酒精度(ABV)数值:"不仅关乎饮用量,更关乎实际酒精摄入量。"
精酿啤酒常达8%-9%酒精度,远超标准饮品(12盎司5%酒精度啤酒)。一杯高ABV啤酒相当于1.5杯标准饮品,两杯则等同三杯标准量。
"选择低酒精度饮品可有效减少纯酒精摄入,"马丁内斯指出。
市面上有丰富的无酒精啤酒、葡萄酒和鸡尾酒替代品。谢勒还推荐《清醒赋能》和《你好某天》等播客,以及《清醒意外之喜》等书籍获取支持。
公众应有知情决策权
肯尼迪承诺"让美国健康"并实现"彻底透明"的健康政策。
"若我们旨在提升国民健康却掩盖普遍行为(饮酒)的风险信息,这令人失望却不出所料,"谢勒评论道。
马丁内斯强调,公众应获得最严谨的科学信息以做出明智选择。
"我们过度关注实际影响甚微的事物(如食用色素),却忽视酒精这类高风险物质,"谢勒补充道,"这才是真正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议题。"
先前版本误报加拿大已采用新饮酒指南。实际情况是:加拿大2025年3月更新的建议多与美国现行标准一致;其物质使用与成瘾中心2022年发布的较低饮酒建议并非国家官方指南。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