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大西洋航班发现偷渡老鼠揭示全球健康隐患Stowaway rat on transatlantic flight reveals hidden global health risk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medicalxpress.com德国 - 英语2025-09-11 19:48:47 - 阅读时长2分钟 - 731字
2017年从迈阿密飞往柏林的航班发现黑鼠,研究表明其携带人类适应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揭示全球化交通加速病原体传播风险。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该菌株与欧美人类样本高度相似,证明鼠类已成为全球病原传播网络的关键节点。研究提出针对航空偷渡动物的标准化检测方案,强调建立跨境卫生防控机制的重要性,涉及公共卫生、生态监测和航空安全等多领域交叉议题。
全球健康隐患跨大西洋航班偷渡老鼠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人际传播病原传播网络防控体系
跨大西洋航班发现偷渡老鼠揭示全球健康隐患

2017年,从迈阿密飞往柏林的航班上出现意外乘客——一只偷渡的黑鼠(Rattus rattus)。航班降落柏林后,该鼠被移交至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所(FLI)。德国感染研究中心(DZIF)与"啮齿类动物传播病原体网络(NaÜPa-net)"的研究人员将其视为重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病原筛查揭示了全球化交通中的新型健康风险。

研究团队采用细菌培养、高通量测序、PCR及多重血清学等综合检测手段,在该鼠鼻腔与肠道中发现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菌株与欧洲及北美人群感染菌株基因相似度高达99%,且携带人类特异性免疫逃逸基因,表明其存在人际传播适应性特征。这种"人→鼠→人"的双向传播可能性引发对社区感染防控的新思考。

研究团队指出,鼠类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超级共生物",已通过海陆空运输实现全球扩散。现代航空网络使它们能在24小时内完成从迪拜经迈阿密到柏林的跨洲旅行,携带的病原体可能在三洲间形成传播链条。除发现的MSSA外,研究人员还检测到乳杆菌属、肠杆菌属等共生菌群,以及新型小核糖病毒科基因片段。

基于此案例,研究团队制定了航空偷渡动物的标准化处置方案:1)根据WHO与IATA规范立即捕获隔离;2)建立多层级实验室检测流程;3)制定突发疫情(如汉坦病毒)的紧急响应机制。未来计划通过线粒体DNA分析追溯鼠类来源,但当前案例未能确定其具体登机地点。

该研究警示,鼠类不应仅被视为城市害虫,而应作为全球病原传播网络的关键监测节点。研究负责人乌尔里希教授强调:"这是全球化互联的预警信号,科学界需建立跨学科、跨国界的新型防控体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