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中风》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两家医院(其中一家位于蒙哥马利县)的急诊科最初误诊了超过五分之一经后续确诊的中风患者。研究报告作者、阿宾顿神经病学协会神经科专家戴维·魏斯曼(David Weisman)指出,这并非反映诊断技术缺陷,而是揭示某些类型中风识别难度。数据显示,被误诊患者常出现非典型症状如恶心和头晕,其病因多为脑部后循环血管阻塞(约占中风病例20%)。
魏斯曼指出:"急诊科充斥着这类头晕患者,但其中真正发生中风的比例极低。"研究显示,后循环中风患者中,33%因症状不明显未获及时诊断。这些病例虽然多为小中风,但部分患者可能从溶栓治疗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既往中风史反而增加诊断难度,因旧有脑损伤可能混淆新发症状,而肺炎等感染又可能加重原有神经功能缺损。
诊断关键在于症状组合分析。魏斯曼强调:"伴随轻微复视或言语改变的恶心需警惕,单侧肢体笨拙、行走困难或宽大步态等体征同样重要。"肯塔基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拉里·戈德斯坦(Larry Goldstein)补充指出,若眩晕伴随无力或言语障碍,则更可能为中风表现。库珀大学医院中风专家瑞娜·陈(Ryna Then)建议,存在吸烟、糖尿病或高血压的突发眩晕患者应立即就诊。
研究显示,两家认证卒中中心(耶鲁-纽黑文医学中心和阿宾顿医院)的误诊率分别为20%和26%,其中1/3患者本可接受溶栓治疗。专家建议优化后循环中风评估流程,强调对眩晕患者联合症状特征、血压及风险因素的综合判断。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