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研究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纯化技术,可在无需昂贵材料或设备的情况下改善色谱分析结果。色谱法作为药物发现、开发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使科研人员能分离和合成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纯度标准的活性药物成分(APIs)。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色谱纯化依赖硅胶,但在纯化极性有机化合物时存在局限,而这类物质在药物活性成分中普遍存在。"研究科学家特拉维斯·门纳德博士指出。"虽然存在替代材料,但成本高昂。我们发现了可靠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该技术源于对抗神经毒剂和杀虫剂解毒剂的研究意外发现。通过在常相色谱分析高极性化合物时添加氯化钙,团队实现了与昂贵材料相当的纯化效果。该方法适用于胺类、胺盐和肽类等有机化合物——这些常见药物成分通常被称为生物制剂。
"这项发现近乎偶然。"首席科学家肖恩·布伦伯格博士回忆道:"当时去离子水系统故障,我改用添加盐酸的自来水。结果发现纯化效果显著提升。南德克萨斯地区自来水含有石灰或碳酸钙的特性,为这一突破提供了关键线索。"
尽管布伦伯格团队经过多年技术开发,2025年的内部研发项目为优化该技术在在研活性药物成分中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初步结果显示该技术可能适用于肽类纯化,这将是重大突破。"门纳德表示。当前需要更多研究验证该技术对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的适用性。
门纳德将于2025年11月9-12日在圣安东尼奥举行的美国药物科学家协会(AAPS)2025 PharmSCi 360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