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精准微生物群药物Developing Precision Microbiome Medicines | AIChE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aiche.org美国 - 英语2025-08-12 00:06:41 - 阅读时长9分钟 - 4352字
通过大规模患者微生物群采样和AI分析,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健康的关联,推动癌症和新冠治疗的活体生物疗法发展。文章系统阐述了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作用,结合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平台,以及微生物疗法在癌症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健康肠道微生物群免疫健康疾病活体生物治疗产品癌症治疗病毒感染抵抗肠道菌群失调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微生物群药物未来
开发精准微生物群药物

SBE特辑专栏

2020年10月

Stephanie CullerRobert HaselbeckStephen Van Dien

大规模患者微生物群采样为某机构提供了关键工具,通过关联微生物群组成与免疫健康状态,推动癌症和新冠治疗的安全活体生物治疗产品(LBP)临床应用。

人类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虽被认知数十年,但二代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及代谢建模等技术的进步,显著深化了我们对微生物群动态、代谢活性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理解。科学家对大规模人群微生物群组成研究发现(1),特定微生物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和多种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状态密切相关(2-4)。尽管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肠道微生物可执行复杂碳水化合物分解、营养素生物转化、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和分泌免疫刺激分子等核心功能(5)。

过去五年,全球学术界与工业界启动多项微生物群研究计划。其中最具突破的应用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从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发展到使用特定活体生物治疗产品(LBP)。作为FDA认证的处方益生菌,目前多个LBP针对艰难梭菌感染和其他胃肠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更多针对系统性疾病的应用研究也在推进。

尽管低成本高通量测序加速了微生物群研究,但现有研究普遍存在定量严谨性不足的问题。亟需通过多组学和代谢建模等系统生物学工具,深入解析微生物影响健康的具体机制(6)。正如系统与合成生物学革新生物工艺开发那样,这种工程化方法将可能彻底改变微生物群研究和LBP开发。

本文重点探讨通过大规模患者微生物群采样和真实医疗数据关联,推动广谱治疗和诊断技术开发。特别聚焦微生物群组成与功能对免疫健康的影响,及其在癌症免疫治疗和新冠等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介导和维持免疫系统稳态。作为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通道,肠道区域聚集着人体最密集的免疫细胞群——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共生菌通过表面蛋白和代谢产物与这些细胞相互作用,维持激活与抑制的平衡,既确保免疫系统能及时响应病原体,又避免过度炎症反应。

例如,由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丙酸和丁酸)对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和调节性T细胞成熟至关重要(7),同时可调控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8)。然而,抗生素使用、慢性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当、吸烟、酗酒)会导致共生菌减少或消失,被机会致病菌取代,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图1)(9),进而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


图1 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免疫系统。a)健康个体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群,通过代谢信号维持强健免疫系统;b)菌群失调时共生菌减少,导致免疫功能减弱或炎症状态。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发现

Persephone公司技术平台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多组学工具结合人工智能(AI)和代谢建模解析大规模患者数据(图2)。该患者中心化方法不依赖体外或动物模型筛选靶点,直接确保临床相关性,降低转化风险。通过对多样化患者样本的分析,验证药物对广谱人群的有效性。


图2 Persephone生物科技的微生物群研发技术平台:收集健康与患病患者队列的样本和医疗记录,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技术分析,结合AI识别治疗有效性关键微生物。

研究团队首先采集癌症等特定疾病患者群体的粪便和血液样本,分析其微生物组成、基因表达、代谢物特征和免疫细胞反应。同时收集包括人口统计、病史、疾病进展和治疗结果在内的详尽元数据。AI用于识别区分治疗响应者与非响应者的微生物、代谢物或基因功能特征,据此确定可恢复缺失菌群的LBP。最终从健康供体中分离4-6种关键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冷冻干燥制备LBP。依托工业生物工艺工程经验,Persephone团队构建了可扩展的生产工艺。

这种大规模数据驱动方法的最大挑战在于获取患者粪便样本。癌症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测,但医院场景下极少采集粪便样本。患者对样本采集的不适感也造成配合度低。Persephone开发了便捷粪便采集工具包,通过IRB认证的"为治愈排便"全国活动(www.poopforthecure.us)收集癌症患者粪便样本。该数据库涵盖地理分布、癌症类型和治疗方案多样性,具有长期价值(图3)。未来将扩展粪便收集与技术平台应用,开发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活体生物治疗方案。


图3 "为治愈排便"活动注册捐赠者的地理分布、癌症类型和治疗方案具有广泛代表性。

肠道微生物群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癌症是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年医疗费用超1250亿美元(10)。近年来,通过激活患者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的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肺癌和头颈癌等治疗中展现显著潜力。临床进展最成熟的当属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T细胞抑制性通路(如CTLA-4、PD-1及其配体PD-L1),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11)。

代表性检查点抑制剂包括:

  • 靶向CTLA-4的Yervoy(伊匹单抗)
  • 靶向PD-1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和Opdivo(纳武单抗)
  • 靶向PD-L1的Tecentriq(阿特朱单抗)、Bavencio(阿维单抗)和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

尽管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癌疗效显著,但超50%患者无响应(12)。由于常作为最后治疗手段,无响应往往意味着死亡,凸显提升疗效的迫切需求。

已有压倒性证据表明,对免疫治疗无响应与患者微生物群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肠道特定微生物丰度与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存在强关联(13-17)。通过将响应者与非响应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小鼠体内,发现接受响应者移植的小鼠肿瘤缩小更显著(15)。这类研究同时揭示某些共生菌可增加细胞毒性T细胞、减少调节性T细胞和抑制性髓系细胞,强化抗肿瘤免疫反应,证明健康肠道微生物群是检查点抑制剂功能的必要条件。

Persephone技术平台的首个应用即开发提升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LBP。通过"为治愈排便"项目及临床合作,采集不同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识别可增强免疫响应的微生物。如前所述,AI分析识别区分治疗响应者(微生态多样性高,类似健康人)与非响应者(多样性低、缺失关键菌群)的微生物特征(图4)。


图4 治疗响应者(中)微生物群多样性与健康人(右)相近,每个不同色块代表单一菌种丰度;非响应者(左)微生态多样性显著降低。

数百个样本的分析验证了这一模式,这构成了预测治疗响应的诊断方法基础,以及恢复缺失微生物的活体生物治疗方案。通过真实患者数据驱动假说生成,最终降低临床转化风险。

动物实验验证了数据驱动方法产生的假设和初始LBP配方。在CT26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单独使用抗CTLA-4抑制剂仅使肿瘤体积缩小50%,而联合LBP治疗组肿瘤体积缩小近十倍(图5)。有趣的是,LBP单独使用时的抑瘤效果与检查点抑制剂相当。


图5 接受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的小鼠,肿瘤体积缩小至未治疗组的一半;联合LBP组肿瘤体积缩小近十倍。LBP单独使用时抑瘤效果与单药治疗相近。

联合疗法显著降低了个体响应差异——所有测试小鼠均被归类为响应者。这种一致性是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实验验证了LBP作为联合疗法提升治疗效果一致性潜力。

肠道微生物群与病毒感染抵抗

新冠全球大流行促使治疗手段加速研发。当前主要策略聚焦已获批抗病毒药物、特异性抗体和SARS-CoV-2疫苗,但这些短期方案难以应对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细胞因子风暴(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在老年及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患者中更常见(18)。这些疾病均与炎症和免疫失调相关。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免疫稳态、抗病毒防御和提升疫苗效果中发挥关键作用(19-21)。中国近期研究发现新冠与胃肠道关联密切(22):菌群失调患者即使接种疫苗或接受抗病毒治疗,仍难以有效免疫应答,易发展为重症。

最新研究还显示特定肠道菌属与新冠轻症或重症状态相关(23)。这种微生物介导的免疫刺激机制,与癌症患者响应免疫治疗所需的机制相同。因此,提议将前述LBP方案作为预防或辅助疗法对抗SARS-CoV-2和其他病毒(如流感)。

Persephone提出双途径微生物群疗法对抗病毒感染(图6):第一种作为疫苗佐剂(接种前数日使用),提升疫苗响应成功率。流感和新冠等呼吸道病毒疫苗的历史有效率普遍较低,尤其是老年人及基础疾病群体——这正是菌群失调高发人群。


图6 基于微生物群的双策略抗病毒治疗:a)疫苗佐剂通过免疫增强提升接种成功率;b)预防性LBP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在病毒感染早期清除病毒。

佐剂是小分子、蛋白质或其他成分,通过增强疫苗抗原免疫原性或调节免疫信号,提升保护效果。尽管已开发多种流感疫苗佐剂,但有效率仍不足40%(24)。Persephone的LBP佐剂将通过优化肠道微生物群,在疫苗接种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强抗体反应。

在新冠等新发大流行初期,疫苗研发尚未完成阶段,社会防控需兼顾减缓传播与降低疾病严重性。Persephone的第二策略是将LBP作为益生菌预防性使用,通过调节微生物群使个体免疫系统在感染早期快速清除病毒。该机制可能涉及增强免疫系统抗感染能力、激活特定免疫细胞、补充病毒抑制的营养物质或产生抗病毒化合物。

LBP可作为预防性治疗或早期感染干预,如同人们使用锌片、维生素C或紫锥菊增强免疫。这将加速病毒清除、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死亡风险。与需随病毒变异调整的疫苗或疗法不同(如每年更新的流感疫苗),LBP作为广谱免疫增强剂不依赖病毒特性。因此,早期使用此类治疗可显著遏制未来大流行传播。

微生物群药物的未来

Persephone创新的技术平台有潜力革新微生物群领域及整个药物研发范式。传统药物开发采用还原论方法:首先在体外分子层面验证机制,随后动物模型验证,最终人体试验。这种模式存在重大转化风险——即使体外或动物有效,临床常因失效而失败。而Persephone的方法以人类数据为起点,在体外和动物模型前即获得临床证据,显著降低转化风险。这些存在于健康人类肠道的微生物也极大降低了安全性风险。

Persephone的粪便库和数据库虽为肿瘤学开发,但平台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用于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发。随着数据库涵盖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持续增长,我们对微生物群组成与免疫系统关联的理解将持续深化。正如公司方法从癌症迅速扩展到新冠所示,数据积累将极大加速新治疗项目开发。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