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相信果汁排毒能改善健康、净化身体并促进减肥的情况下选择该饮食方式。然而,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全果汁饮食可能弊大于利。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仅连续三天摄入纯果蔬汁,也会导致与炎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的肠道及口腔菌群变化。
该研究最近发表于《营养素》期刊,通过对比不同饮食对微生物组(即人体肠道和口腔内细菌群落)的影响发现,去纤维化果汁饮食可能破坏菌群平衡,突显了纤维在维持微生物组健康中的重要性。
研究设计:果汁 vs 全食物
西北大学科学家对三组健康成年人进行了不同饮食方案观察:
- 仅果汁饮食(无固体食物)
- 果汁搭配全食物
- 仅全植物性食物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参与者的唾液、口腔拭子和粪便样本(采集时间为饮食干预前后),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其口腔和肠道菌群变化。
核心发现:果汁饮食破坏微生物平衡
研究结果显示,仅果汁组菌群变化最显著且呈负面趋势:
- 促炎菌群增加:仅果汁组肠道中与炎症和肠道通透性相关的细菌比例上升
- 菌群多样性下降:植物性全食物组微生物多样性呈现更积极变化
- 混合饮食组表现中等:该组菌群虽有变化,但程度轻于纯果汁组
研究指出,果汁加工过程中去除的膳食纤维可能是导致长期健康风险的关键因素,因纤维缺失会打破肠道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平衡。
膳食纤维的核心作用
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它能滋养有益菌群,帮助产生抗炎物质如丁酸盐。而果汁制作过程去除了大部分纤维,仅保留高浓度天然糖分:
- 纤维缺失导致嗜糖菌群过度繁殖,引发肠道失衡
- 高糖环境促进有害菌生长,加剧炎症反应
- 纤维摄入不足可能影响代谢、免疫甚至心理健康
西北大学奥舍综合健康中心负责人Melinda Ring博士表示,该发现挑战了人们对果汁排毒的固有认知。她指出:"多数人认为果汁是健康排毒方式,但本研究提供了现实提醒——去纤维化的果汁饮食可能导致微生物组失衡,进而引发炎症和肠道健康问题。"
口腔菌群响应更迅速
虽然肠道菌群相对稳定,但纯果汁饮食期间口腔菌群变化更为显著:
- 有益菌群(厚壁菌门)数量下降
- 促炎菌群(变形菌门)比例上升
这种快速响应表明口腔菌群可作为饮食健康影响的早期预警指标。Ring博士强调:"口腔微生物组是反映饮食影响的快速指示器。"
对公众健康的启示
研究特别警示长期采用果汁排毒法的潜在风险,尤其针对儿童等果汁替代水果摄入的主要群体。第一作者Maria Luisa Savo Sardaro呼吁加强果汁饮食对微生物组影响的研究,并强调果汁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在菌群变化中的关键作用,建议制定饮食指南时需审慎考虑。
Melinda Ring博士建议果汁爱好者可采用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 选择搅拌而非过滤,保留膳食纤维
- 将果汁与全食物搭配摄入
- 用富含全植物性食物的饮食替代排毒法
研究启示
尽管果汁能提供维生素和抗氧化剂,但纯果汁饮食可能破坏肠道和口腔菌群平衡,引发炎症及长期健康风险。保持膳食纤维摄入对微生物组平衡、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相较于果汁排毒,采用全植物性饮食能提供更可持续的健康益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