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病毒包膜蛋白或引发诊断与治疗革命Ancient Viral Envelope Protein Could Spark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Revolutions

创新药物 / 来源:www.msn.com美国 - 英语2025-09-04 23:42:05 - 阅读时长2分钟 - 926字
美国La Jolla免疫研究所团队首次解析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K包膜蛋白三维结构,揭示其与HIV等病毒截然不同的折叠特性,该蛋白在乳腺癌、卵巢癌及红斑狼疮等疾病中具有诊断与治疗应用潜力,研究成果为开发靶向HERV-K的疫苗和抗体疗法奠定基础,同时拓展了结构病毒学领域对逆转录病毒融合机制的认知边界。
古代病毒包膜蛋白HERV-KEnv蛋白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治疗免疫疗法结构表征健康
古代病毒包膜蛋白或引发诊断与治疗革命

La Jolla免疫研究所团队取得历史性突破,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首次解析了深植于人类DNA中的病毒蛋白三维结构。该研究聚焦HERV-K包膜糖蛋白——这种源自古代病毒感染遗迹的蛋白现被证实与癌症、自身免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标志着人类首次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v蛋白进行结构表征,全球范围内仅第三个解析的逆转录病毒包膜结构。

研究显示,HERV-K Env蛋白形成此前未知的三聚体形态——相比HIV和SIV的短宽三聚体,其结构更显修长挺拔,折叠模式与已知逆转录病毒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精密的蛋白质工程和单克隆抗体锚定技术,研究团队成功稳定了该蛋白的融合前过渡态,实现了高分辨率成像。

该团队开发的单克隆抗体发挥双重作用:既维持Env蛋白的天然融合前状态,又通过冷冻电镜捕获其融合后形态。研究发现,融合前的三聚体呈现出以β折叠为主的全新折叠模式,与传统研究的外源性逆转录病毒包膜存在显著差异;在融合后状态中,跨膜亚基则重组为独特的六螺旋束,包含特征性的"锚定"螺旋,凸显其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分化特征。

医学应用前景广阔,HERV-K Env蛋白存在于特定肿瘤细胞(包括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及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细胞表面。实验显示工程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患者中性粒细胞的Env蛋白,而健康对照组未检出,预示其诊断和治疗应用潜力。

除诊断价值外,该结构框架为免疫疗法研究开辟新方向。未来或可设计靶向HERV-K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CAR-T细胞疗法,精准打击表达Env的病变细胞。针对自身免疫疾病,深入研究Env-抗体复合物有助于厘清其是否诱发免疫系统紊乱或具有保护作用。

此项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之前仅有HIV和SIV包膜结构被解析为三聚体形式,HERV-K Env代表了一个结构与进化上截然不同的分支。其富含β折叠的流线型三聚体架构,为理解逆转录病毒进化和融合机制提供了全新认知维度。

通过获取融合前后的冷冻电镜图像并结合定制抗体技术,研究人员建立了用于绘制抗体相互作用、受体结合位点和功能域的可靠平台。这不仅为开发针对性HERV-K疫苗、诊断工具和抗体疗法奠定基础,更拓展了结构病毒学的研究范式。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