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JAMA Psychiatry》发表论文显示,全球约6.9%的心理健康或物质使用障碍患者能获得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有效治疗。该研究分析了过去19年间21个国家近57,000名受试者的调查数据,首次建立了针对精神健康与物质使用障碍的全球有效治疗评估指标。
研究揭示,患者认知缺口是首要障碍——46.5%的符合条件患者未意识到自身需要治疗。即使在意识到需求的群体中,仅34.1%实际寻求医疗帮助。虽然82.9%的就诊者获得最低标准治疗,但其中仅47%最终接受有效治疗。这种多阶段流失导致整体治疗有效率低至6.9%。
研究通讯作者Daniel Vigo博士指出:"医疗决策者应基于数据制定政策,这是精神健康领域长期缺失的实践。"研究特别强调全科医生在首诊环节的关键作用,建议通过强化培训提升其对轻中度障碍的诊疗能力,并优化向专科医生的转诊机制。
该研究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首个系统性治疗断点分析框架。通过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到成瘾症等不同疾病的治疗缺口,为精准投资指明方向。例如,改善全科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规范性,可能对整体系统效能产生结构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心理健康调查计划"的数据显示,即使在接受治疗的群体中,仍有53%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研究团队呼吁建立标准化诊疗路径,并开发针对不同障碍的分层管理体系,以突破当前治疗覆盖率低的全球性困局。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