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与心脏病中风风险降低相关
关键结论:
- 新的全球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显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统计学显著风险降低相关
-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使18岁以上成年人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8%,50岁以上人群降低16%
- 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需要更多研究确认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西班牙马德里——2025年8月28日发布的一项最新全球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显示,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接种,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的统计学显著降低相关。
这是首个全球性系统评估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与心血管事件关联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于2025年9月1日(北京时间14:15)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公布。研究作者、葛兰素史克公司疫苗全球医学事务部全球副医学总监查尔斯·威廉姆斯博士指出:"我们的分析显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存在关联。后续研究需确认这种关联是否反映疫苗的直接作用。"
研究发现,无论是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还是减毒活疫苗(ZVL),相较于未接种疫苗,在18岁及以上和50岁及以上成人中均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显著降低相关。具体数据显示:18岁以上接种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8%,50岁以上接种者降低16%。在报告绝对风险的研究中,每千人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2至2.2例。
该全球性文献综述通过三个科学数据库进行,对评估带状疱疹疫苗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的3期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研究遵循Cochrane指南纳入标准。
19项研究进入分析范围,包含8项观察性研究和1项随机对照试验(两项3期试验的安全性汇总分析,该研究未专门设计评估心血管事件)。全部9项研究中53.3%参与者为男性,7项研究报告的平均年龄跨度为53.6至74岁。
威廉姆斯博士指出:"虽然研究结果积极,但存在数据局限性。几乎所有证据来自观察性研究,可能存在偏倚且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所有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疫苗对带状疱疹的预防效果,可能限制结论在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的适用性,这提示需要更多针对性研究。"
既往研究已发现带状疱疹发病后短期内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暂时升高,但疫苗是否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尚待证实。
带状疱疹(医学名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由儿童期感染的病毒再激活引起,约三分之一人终生会患此病。病毒可侵袭头颈部大小血管导致炎症和血管重塑,这种机制可能与带状疱疹后中风并发症相关。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