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投资今年持续升温,但部分行业受益尤为显著。Crunchbase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相关医疗健康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融资额显著攀升,更多初创公司正着力解决医疗系统中高痛点、高成本环节的问题。
总体趋势: 近年来,聚焦人工智能的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呈上升轨迹。2025年有望再创新高,当前融资总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原因不难理解: 许多医疗机构仍在使用过时技术,创新需求极为迫切。(以个人经历为例,近期急诊就医时,我仍收到X光影像的CD光盘。)
关键数据: Crunchbase数据显示,今年迄今,投资者已向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科技企业投入约107亿美元的种子轮至成长期融资,较2024年全年86亿美元的总额增长24.4%。根据Crunchbase数据,投资在第一季度达到峰值,随后两个季度略有回落。Menlo Ventures近期关于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报告揭示了投资者兴趣高涨的驱动因素,该报告调研了700余家医疗系统、门诊机构、支付方及生命科学领域领导者,主要发现包括:
- 医疗健康行业(规模4.9万亿美元)的AI采用速度现已比整体经济快2.2倍。据Menlo分析,该行业占美国经济五分之一,但软件支出仅占12%。
- 初创公司正主导绝大部分支出,传统供应商难以跟上节奏。调研显示,当前医疗健康领域85%的生成式AI支出流向初创公司而非现有企业。
- 该机构研究指出,22%的医疗机构已部署专用AI工具,较2024年增长7倍、较2023年增长10倍。
- 医疗文档处理及后台收入周期管理(RCM)占医疗IT支出近60%。
大额融资案例
今年医疗健康领域涌现多起巨额融资。
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相关医疗/生物科技风投融资于3月完成,谷歌衍生企业Isomorphic Labs通过Thrive Capital领投的融资轮筹集6亿美元。该公司提供AI驱动的药物研发与开发解决方案,此轮融资是其首次外部融资,旨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开发流程。GV(原谷歌风投)和Alphabet等机构亦参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业今年多次获得融资:
- 成立两年的Lila Sciences致力于打造生命科学、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超级智能平台”,七个月内宣布三轮融资:3月2亿美元种子轮、9月2.35亿美元A轮融资、10月以13亿美元估值追加1.15亿美元A轮扩展,仅2025年融资总额达5.5亿美元。这家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初创企业的投资方包括General Catalyst、Alumni Ventures、Catalio Capital Management、Flagship Pioneering和NVentures。
- 成立七年的Abridge开发AI驱动平台,可将医患对话转化为医疗行业的“结构化”临床记录,2月完成2.5亿美元D轮融资,四个月后再次完成3亿美元E轮融资,使这家匹兹堡企业的估值达53亿美元。Andreessen Horowitz、Khosla Ventures、Elad Gil、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IVP等机构提供支持。
- OpenEvidence提供AI赋能的医疗搜索与临床决策支持,八个多月内完成三轮融资:2月获Sequoia Capital领投9.2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7月由Kleiner Perkins和GV联合领投2.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35亿美元;10月GV领投2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升至60亿美元。
其他融资动态
2025年还有多起引人注目的融资案例。
10月初,AI驱动的数字健康平台Duos获得FTV Capital领投的1.3亿美元战略成长股权融资,该平台专注于会员激活与福利执行。
同月,DeepMind前员工多梅尼克·多纳托(Domenic Donato)为其初创公司Attuned Intelligence筹集1300万美元,该公司开发医院呼叫中心AI代理。(该公司向Crunchbase News透露,日均处理数千通电话,在洛厄尔社区医疗中心仅用10天上线,全天候处理所有主线呼叫,并致力于实现多语言环境下70%交互的自动化。)
Honey Health近期结束隐身期,获得Pelion Health Partners领投的7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该公司表示,其AI代理可登录现有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端到端自主完成全流程工作,目标削减数百万美元行政开支。
9月,成立一年的奥斯汀对话式AI企业Hello Patient宣布获Scale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2250万美元A轮融资,旨在“重塑”患者沟通体验。
综观全局,以下列举了本年度规模最大的10起人工智能相关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融资案例。核心结论清晰: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正将更多资本导入医疗健康领域——这是AI可产生重大可量化影响的行业之一。融资持续攀升源于技术进步、医疗需求紧迫、更多机构采纳AI解决方案,以及投资者已看到更明确的规模化与盈利路径。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