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0岁时,超过半数美国人患有高血压,但许多人未察觉。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未经治疗时具有致命风险。其危险性体现在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血管压力的上升。
美国心脏协会最新指南建议,当收缩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时,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宾夕法尼亚大学肾脏病学专家Jordana Cohen博士指出,尽早治疗可显著延长健康寿命,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肾损伤和痴呆风险。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也是美国男女死亡的头号原因。研究显示,该病会损害脑部小血管,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当前治疗指南强调低钠饮食的重要性,但美国超过半数热量摄入来自高盐加工食品,实施难度较大。
治疗方案包括运动、限制饮酒、冥想减压等生活方式干预。对于收缩压处于130区间者,建议先采取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若效果不佳则需用药。收缩压达到140以上(二期高血压)者,应立即联合使用两种降压药物。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委员会主席Dan Jones指出,即便患者已确诊高血压,仍有超半数未能将血压控制在120/80的理想范围。药物副作用、个体差异及服药依从性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乔治·所罗门因拒绝服药在63岁突发中风,经杜克大学医院治疗后恢复约80%体能。他现通过减重、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预防复发,其经历印证了健康管理和药物干预的重要性。
当前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宾夕法尼亚大学Cohen教授特别关注针对醛固酮激素的新药研发,该激素过量是高血压重要诱因。新药baxdrostat临床试验显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经12周治疗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0个单位,阿斯利康计划于年底向监管机构提交数据。
10点收缩压降幅可使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降低20%,并降低痴呆风险。这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为开发新型降压疗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