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组测试随处可见 你该做一次吗Gut microbiome tests are everywhere. Should you get one?

环球医讯 / 硒与微生态来源:www.ocregister.com美国 - 英文2025-11-05 03:04:11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29字
本文深入探讨了家用肠道微生物组测试的流行现象及其科学局限性,揭示了这些售价100至500美元以上的测试虽宣称能提供健康洞察和长寿路径,但医学界普遍质疑其临床价值。多位胃肠病专家指出,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仍处初级阶段,测试结果无法明确区分疾病因果关系,且缺乏标准化监管,患者常被误导购买昂贵补充剂。研究证实改善肠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增加植物纤维与蛋白质摄入、优化睡眠及规律运动,而非依赖未经验证的测试。专家呼吁加强科研证据,避免消费者浪费金钱并确保科学严谨性。
肠道微生物组测试健康慢性病肠道健康糖尿病肝病肥胖炎症性肠病益生菌补充剂改善肠道健康
肠道微生物组测试随处可见 你该做一次吗

家用肠道微生物组测试正日益流行,它们向好奇者提供洞察、为慢性病患者赋予掌控感,并向注重健康的人群承诺长寿路径。

私营公司推出的测试售价在100至500美元以上,声称能提供肠道细菌清单。但微生物组测试真能提供可行的健康信息吗?随着越来越多患者手持检测结果就诊,沮丧的胃肠病专家希望公众了解这些测试的局限性。

你的肠道内蕴藏世界 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我们的肠道内,完整的细菌生态系统帮助消化食物、吸收关键维生素、对抗炎症等。研究表明,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在预防肝病、糖尿病等方面发挥作用,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疗系统的胃肠病专家马克·本森博士表示,肠道微生物组极其复杂,我们对它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他补充道:“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与糖尿病、肝病、肥胖和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相关。”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在许多情况下,尚不清楚微生物组变化是疾病的起因还是结果。

此外,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组都像指纹般独特,甚至可能在同一人体内发生变化。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胃肠病学与肝病学主任伊蒙·奎格利博士(研究肠道微生物组及肠易激综合征等脑肠互动障碍30年)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差异,我们尚未理解。”

肠道微生物组测试如何运作?

大多数测试需采集粪便样本,通常使用拭子或拭纸收集后寄送实验室分析。公司随后提供报告,将个人肠道微生物组合与所谓理想标准对比,或指出失衡之处。

这些面向消费者的测试并非用于临床,且不受联邦监管,因此其可靠性几乎无法验证。不同公司可设定各自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引发医生诸多疑问:样本采集是否一致可靠?结果对比的基准科学依据何在?粪便是否为最佳取样部位,抑或应从肠道更高位置取样?

医生如何处理测试结果?

医生有时会开具粪便检测,但通常针对特定问题:食源性疾病或抗生素使用引发的感染、炎症,或癌症。当患者携带自购测试结果就诊时,医生往往难以提供建议。

斯坦福大学医师科学家肖恩·斯宾塞博士表示:“对患者而言,这些测试颇具吸引力——它们很酷,充满数据。”但他指出,医生的挫败感源于缺乏改变微生物组的有效工具。斯宾塞、奎格利和本森均遇到患者带来微生物组测试结果的情况,但斯宾塞强调:“抗生素和饮食是医生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唯一经证实的手段。”

奎格利表示,测试偶尔会显示肠道炎症或胰腺功能指标,这对医生或有帮助。但除此之外,“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实际上是在浪费金钱”。医生们指出,列出的肠道菌群及所谓失衡现象,均无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对应。奎格利总结道:“技术发展已超越临床应用——能测量某物并不意味着它有价值。”

部分测试结果附带推销

提供测试的公司声称不针对特定疾病治疗,但据2024年3月《科学政策论坛》文章显示,约45%的公司会同时向客户推荐补充剂。

其中一家健康公司桑恩(Thorne)销售肠道微生物组测试,并在结果中附带其补充剂推荐及生活方式建议。首席科学官内森·普莱斯称这不构成利益冲突,客户“无强制购买要求”,但许多人寻求解决方案。桑恩测试可追踪益生菌是否随时间改变结果。

益生菌及其他补充剂不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作为药物监管,因此其有效性及成分真实性存疑。针对益生菌治疗特应性皮炎、高胆固醇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病的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或效果有限。

另一家公司泰尼健康(Tiny Health)基于自测推荐补充剂品牌,但不销售产品或获取联盟营销收益。公司首席医疗官、整合儿科医生伊丽莎·宋博士强调:“我明确要求泰尼健康不得销售益生菌,必须避免利益冲突——科学必须保持纯净。”

无需测试即可改善肠道健康

接受美联社采访的胃肠病专家一致认为,若出于好奇或愿支持公司研究,进行此类测试无害。但医生指出,你完全可以在不依赖测试的情况下改善肠道健康。

本森表示:“我不会基于这些结果大幅调整治疗方案或服用昂贵补充剂。”他建议:增加植物纤维和蛋白质摄入、改善睡眠、保持身体活动。若出现便血、持续便秘腹泻或剧痛等严重肠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斯坦福医学院微生物组诊断与治疗医学主任斯宾塞展望未来:医生将通过定制化治疗纠正微生物组失衡。他与其他专家理解复杂消化疾病的患者困境,而测试公司正推动技术发展。宋博士强调:“我们需要更多研究,需要证据——必须用证据使其成为护理标准。”

美联社健康与科学部门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学教育部及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支持。美联社对所有内容负全责。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