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群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联系Gut Microbiota Health - X-PERT Health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xperthealth.org.uk英国 - 英语2025-09-04 16:38:3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18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肠道微生物群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揭示了肠道菌群失衡可能通过脑-肠轴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科学依据,并提出通过饮食干预(益生菌、益生元)及生活方式调整改善肠道健康的实用建议。文章引用11项权威研究,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心理健康调节靶点的潜在价值。
肠道微生物群健康心理健康-肠轴神经递质抑郁症焦虑症肠道健康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益生菌
肠道微生物群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你是否曾因紧张而感到胃部不适?或因恐惧而出现恶心反应?这正是肠道与大脑紧密关联的体现。脑-肠轴这一双向通路,既包括迷走神经等神经通路,也涉及激素和神经递质等化学信使。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参与消化功能,更在心理健康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肠到脑的连接

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可导致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分泌异常。研究发现:

  1. 50%以上血清素在肠道产生,其水平降低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2. 肠道有害菌增多会破坏肠道屏障完整性,导致未消化分子、毒素和细菌渗入血液,引发炎症反应;
  3. 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可能通过脑-肠通路刺激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与焦虑和抑郁发作相关。

动物实验显示,特定微生物缺失会导致神经递质减少。人体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组成异常。

压力反应与大脑功能

不良菌群可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影响迷走神经活性。临床试验发现:

  • 连续2个月摄入益生菌可改善焦虑症状;
  • 抗生素使用可能通过破坏菌群平衡加重抑郁风险。

脑到肠的反向作用

心理压力会加速肠道蠕动、增加感染风险,并促进炎症,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肥胖等疾病。

改善肠道健康的实用建议

  1. 饮食调整
  • 减少加工食品(如甜点、人工甜味剂)摄入;
  • 摄入益生菌食品(天然酸奶、基弗尔、泡菜);
  • 增加益生元食物(蔬果、豆类、黑巧克力);
  1. 生活方式干预
  • 戒烟;
  • 压力管理(冥想、深呼吸);
  • 规律运动。
参考文献
  1. Carabotti M. et al., Ann Gastroenterol 2015
  2. Diaz Heijtz 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2011
  3. Cowen P.J., World Psychiatry 2015
  4. Jiang H. et al., Brain Behav Immun 2015
  5. Moreira A.P.B. et al., Br J Nutr 2012
  6. Clapp M. et al., Clin Pract 2017
  7. Miller A.H., Nat Rev Immunol 2016
  8. Evrensel A.,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15
  9. Cryan J.F., Nat Rev Neurosci 2012
  10. Foster J.A., Trends Neurosci 2013
  11. Rao A.V. et al., Gut Pathogens 2009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