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追踪步数可能是衡量身体活动的有用指标,但仅基于步数的健康建议可能忽略了重要细节。
英国生物银行一项针对3.3万余名成年人的新研究表明,你如何分配日常步数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健康状况。分析显示,在较长时间的散步中完成大部分日常步数的人,比在短时间散步中完成步数的人,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更低。持续较长时间步行的参与者,未来发生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更低,即使在调整了总步数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人们普遍认为健康专业人士建议每天走10000步是目标,但这并非必要,"悉尼大学公共卫生研究员、共同首席作者马修·艾哈迈迪表示,"每天只需增加一到两次持续10-15分钟的舒适稳定步速的长距离步行,就可能带来显著益处——尤其对步行较少的人群。"
这项广泛分析纳入了40至79岁、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且日均步数通常少于8000步的成年人。参与者佩戴运动追踪器一周以测量步数。研究人员回顾这些结果发现,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将大部分日常步数分散在10至15分钟时段内完成的人,发生心脏病发作或中stroke等心血管相关事件的几率约为4%。
心血管风险与日常步数模式的关联(del Pozo Cruz等人,《内科学年鉴》,2025年)。与此同时,将大部分步数集中在5分钟以内短时冲刺的人,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约9%。更重要的是,对于进行长时间步行的人,死亡风险低于1%,而短时步行者的风险约为4%。
相关益处在日均步数少于5000的最不活跃参与者中尤为显著。在该群体中,长时间步行与短时步行相比,死亡率降低了高达85%。尽管数据看似令人信服,但这些发现仅基于三到七天的身体活动数据,属于观察性结果,因此应谨慎解读。
话虽如此,样本量庞大,且运动时间影响健康结果的观点得到了其他近期研究的支持。也需注意,部分研究发现了相反关联:短时快速步行可能优于长时慢速散步。最近的英国生物银行分析虽未完全评估步行速度,但表明每日总步数并非唯一考虑因素。
斯坦福大学心脏病学家法比安·桑奇斯-戈马尔、新奥尔良约翰·奥克斯纳心脏与血管研究所的卡尔·拉维以及波兰罗兹医科大学的马切伊·巴纳赫推测,连续长时间步行可能促进心脏代谢益处、增强血流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这些效果"不太可能来自短暂间歇性活动"。
未参与该研究的社论作者认为,调查人员为在未来的随机临床试验中测试持续步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同样未参与研究的应用统计学家凯文·麦康维同意该论文"引人入胜",但主张在将这些结果纳入未来心脏健康建议前,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现在判断这些新发现如何(或是否)影响关于身体活动和步数统计的公共卫生建议还为时过早,"麦康维表示。悉尼大学运动科学家、研究作者埃马纽埃尔·斯塔马塔基斯指出,迄今为止的重心主要放在每日步数或步行量上,忽视了人们'如何'步行。
"本研究表明,即使是身体活动极少的人,也可以通过调整步行模式——尽可能每次持续步行至少10至15分钟——来最大化心脏健康效益。"
该研究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