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科学家正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优化并加速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这种恶性脑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诊断后15个月。
由该校癌症中心放射学与医学影像系及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比乔伊·昆杜博士(Dr. Bijoy Kundu)领导的团队,开发出可区分肿瘤进展与治疗引发脑组织变化的AI影像技术。传统方法需3-4个月才能判断肿瘤是否进展,而这项突破已在26例患者术后测试中实现74%的准确率。
"我们计划通过更多患者数据训练将准确率提升至80%以上。"昆杜表示。该技术已获弗吉尼亚大学常春藤生物医学创新基金9万美元资助,用于优化深度学习算法,使AI更精准区分肿瘤复发与放化疗副作用。
神经肿瘤中心联合主任戴维·席夫医生(Dr. David Schiff)指出:"早期诊断能及时调整复发性脑瘤的治疗方案。"这种占所有原发性脑瘤半数的恶性肿瘤,其凶险性要求医生必须快速行动,而现有评估需依赖术后3-4个月的磁共振成像(MRI)或开颅手术。
新方案将MRI与动态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通过AI分析多维度脑部影像,在不开颅的前提下实现精准评估。昆杜强调:"这项技术能让医生更早获得决策信心,减少猜测,我们正迈向患者更快获得明确诊断的新时代。"
该研究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的57家综合性癌症中心之一的UVA癌症中心支持,并将与保罗与戴安娜·曼宁生物技术研究所协作推进。相关技术将通过弗吉尼亚州临床试验网络扩大应用范围。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