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抑郁症中的认知功能障碍普遍存在,且常在情绪症状改善后持续存在,影响职业和社会功能。
- SSRIs类药物对认知症状疗效有限,伏硫西汀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的抗抑郁认知障碍药物。
- 未来治疗可能针对特定血清素受体,包括神经调控和认知矫正等非药物疗法。
- 解决认知症状对实现全面缓解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认知症状影响85%-94%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尽管如此普遍,认知功能障碍在常规临床实践中仍常未被充分治疗和处理。
临床案例
"Sarah"是一名42岁的市场总监,因中度重性抑郁发作就诊。经过6个月的舍曲林治疗后,她的情绪明显改善,睡眠和食欲恢复,对生活态度更加积极。但在随访中,她表达了对工作的持续担忧:"我感觉自己跟不上进度,犯过去从不会犯的错误,重要会议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使不再感到抑郁,头脑仍像迷雾笼罩,重要细节经常遗忘。"
该案例展现了抑郁症治疗后残留认知障碍的典型困境——尽管核心抑郁症状缓解,持续的认知困难可能威胁职业发展并导致自尊心受损。
认知症状特征
认知症状在重性抑郁障碍临床表现中具有普遍性(1-4)。这些症状作为独立的临床维度存在,与情绪症状无直接关联,需要针对性管理。抑郁与执行功能、记忆、处理速度和注意力等广泛认知领域损害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共病情况、教育背景和既往发作次数相关,复发性抑郁患者认知损害更为显著(3,4)。
治疗现状
当前抗抑郁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有限。研究显示,超过70%对SSRIs有应答的患者仍存在显著认知障碍,即使情绪症状改善(5)。这些残留症状,特别是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方面的障碍,构成重大临床挑战。未治疗的认知障碍会增加复发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其对职业康复的阻碍甚至超过情绪症状本身(6-8)。
目前尚无其他FDA批准的专门针对抑郁认知症状的药物。SSRIs对核心抑郁症状有效,但对认知功能影响有限。多数认知改善效果源于情绪改善的间接作用,且研究常未控制重复测试带来的学习效应。一项对照研究显示,健康对照组接受8周舍曲林、文拉法辛或西酞普兰治疗后,认知评估未显示显著改善(12)。
特殊药物进展
伏硫西汀作为多模式抗抑郁药,通过抑制血清素再摄取并直接调节血清素受体(5-HT3A/7/1D拮抗剂,5-HT1B部分激动剂,5-HT1A激动剂),显示出对认知症状的直接作用。临床试验表明其改善执行功能和记忆的能力,特别是对数字符号替换测试效果显著(13,14)。路径分析显示其认知获益部分独立于抗抑郁作用,但与传统SSRIs相比临床优势有限(15,16)。
新兴疗法方向
靶向特定血清素受体(如5-HT1A/4激动剂、5-HT6/7拮抗剂)可能带来突破。动物研究显示诺西坦类药物、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治疗靶点具有潜力(17)。非药物疗法如经颅磁刺激、认知矫正训练和体育锻炼也展现出应用前景(18)。
作者声明
Murphy博士现任牛津大学精神病学系副教授,曾接受Zogenix、住友制药、UCB Pharma和强生公司的咨询费,获得来自UCB Pharma、强生公司和ADM的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 Conradi HJ, et al. 抑郁发作和缓解期残留症状研究. Psychol Med. 2011;41(6):1165-1174.
...
- Pan Z, et al. 重性抑郁障碍认知障碍. CNS Spectr. 2019;24(1):22-29.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