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已从科技配件发展成为有用的健康工具。然而,你可能会好奇它们在检测心脏问题方面的可靠性。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新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该研究综述了多项先前研究和数千用户记录,证实智能手表在检测心房颤动方面表现出高准确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增加中风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心律失常。然而,研究人员也警告说,由于仍存在重要局限性,它们不能替代传统医学检测或专业诊断。
高灵敏度但存在一定误差
根据荟萃分析,智能设备的灵敏度接近96%,特异度为94%,这意味着它们能正确检测大多数心房颤动病例并产生较少的假阳性。这些结果基于手表的光学传感器识别脉搏不规则和异常心率模式的能力。
尽管如此,专家强调并非所有型号都提供相同水平的可靠性。传感器质量、算法校准或用户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准确性。
该研究的作者还指出,智能手表对于无症状或高风险个体的早期检测尤其有用,因为它们能提醒用户注意那些常被忽视的异常情况。
作为辅助工具可以,作为诊断工具不行
尽管结果令人鼓舞,但这项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坚持认为,这些设备应被视为筛查工具而非诊断工具。换言之,它们可用于识别可能的异常并促使用户进行医疗咨询,但绝不能在没有医生专业监督的情况下做出临床决策。
实际上,智能手表代表并构成了预防医学和健康监测普及的重要进步,以及在运动和身体表现分析方面的进步,但它们无法替代专家的准确性和解读。专家的结论很明确:他们建议,如果你的智能手表提示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最明智的做法是去看心脏病专家,以便他们检查你的健康状况并确定下一步措施。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