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系统技术加速免疫治疗的发现与转化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for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and translation of immunotherapies |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nature.com美国 - 英语2025-09-17 04:31:43 - 阅读时长2分钟 - 762字
本文综述了微系统技术(包括微流控、微电子和微支架)在加速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药物、工程免疫细胞和治疗性疫苗等免疫治疗开发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通过高通量筛选、微型生物反应器、工程支架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突破疗效、毒性、可预测性和可及性瓶颈,同时分析了临床转化中标准化、整合及监管指导需求等挑战。研究覆盖肿瘤免疫学、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及CAR-T细胞疗法等多个领域。
免疫治疗微系统技术癌症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高通量筛选生物反应器递送支架生物传感监测癌症免疫监测治疗策略优化
微系统技术加速免疫治疗的发现与转化

微系统技术加速免疫治疗的发现与转化

免疫治疗已革新癌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但仅对特定患者群体产生持久疗效。由于疾病复杂性与异质性,设计有效免疫治疗并预测其效果仍具挑战。微尺度系统(包括微流控、微电子与微支架)正被用于加速免疫治疗开发,有望解决疗效、毒性、可预测性及可及性难题。这些系统通过微型化结构、传感器与执行器,精准操控免疫分子与细胞,实现高通量功能筛选、生物制造微反应器、治疗递送工程支架及治疗后免疫监测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突破。

在关键免疫治疗类型(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药物、工程免疫细胞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转化中,微系统技术推动了多项进展:

  1. 高通量筛选设备:用于功能性免疫细胞快速筛选,如通过微流控芯片实现单细胞水平的T细胞受体亲和力分析;
  2. 微型生物反应器:优化CAR-T细胞扩增与功能评估,如集成3D培养与实时监测的微流控系统;
  3. 工程化递送支架:如可注射水凝胶微支架局部释放细胞因子,减少全身毒性;
  4. 生物传感监测:通过纳米级磁流体系统检测循环肿瘤DNA,或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细胞因子风暴。

挑战包括临床转化中的标准化难题(如器官芯片的定量特征定义)、技术整合瓶颈(如多器官芯片的血管灌注网络设计)及监管框架缺失(如FDA现代化法案2.0推动的非动物模型验证体系)。此外,微系统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如靶向调节性T细胞疗法)和癌症免疫监测(如外泌体PD-L1检测)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潜力。

未来方向包括:

  • 结合机器学习的多组学分析优化治疗策略
  • 开发植入式微系统实现体内CAR-T细胞原位制造
  • 探索非病毒基因编辑与微流控电穿孔技术降低成本
  • 通过柔性电子材料提升植入设备生物相容性

本研究由陈-扎克伯格生物枢纽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资助,部分作者与CTRL Therapeutics等公司存在利益关联。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