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2025年8月27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5年大会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低有氧耐力和年龄增长是健康成年人出现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的独立强风险因素。这项纳入1151名40-65岁无心脏病症状参与者的以色列海姆·谢巴医学中心研究显示,有氧能力降低与频繁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显著相关,而年龄增长则增加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双重风险。
研究数据显示,房性心律失常风险自50岁起每年增加9%,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每年递增4%。多变量分析证实低体能与年龄增长可独立预测高房性异位负荷,年龄与肾功能下降则与高室性异位负荷相关。研究首席作者阿米特·摩西斯博士指出:"这些发现提醒我们,心脏在发出严重信号前会先发出细微警告。频繁不规则心跳可作为早期预警标志,为我们干预疾病进程创造机会。"
研究特别强调低有氧耐力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强关联性,建议通过定制化有氧运动维持心脏节律稳定。摩西斯博士推荐步行、骑行或慢跑等简单运动:"这些活动对维持心脏节律稳定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长期心血管风险。"研究建议对5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开展心律失常筛查,通过早期检测和干预改变疾病发展轨迹。虽然需要更多研究验证因果关系,但当前成果已表明促进体能锻炼和针对性筛查可有效降低未来心血管疾病负担。
该研究摘要《衰老与心律失常:识别健康人群的早期风险因素》将于9月1日在马德里举行的ESC大会上遗传学、综合征与早期检测分会场(08:15-09:00 CEST)展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