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科研联盟(SMART)的抗菌素耐药性跨学科研究小组开发出革命性工具,可同时扫描数千份生物样本检测转移核糖核酸(tRNA)修饰——这种微小的RNA分子化学变化调控着细胞生长、应激适应及疾病响应机制。这项技术突破将为癌症、抗生素耐药感染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新可能。
该技术由新加坡-麻省理工联盟主导,联合MIT、南洋理工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构共同完成。研究团队在《核酸研究》杂志发表的论文显示,通过自动化系统分析5,700种铜绿假单胞菌突变株样本,不仅发现了未知RNA修饰酶,更绘制出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铜绿假单胞菌是引发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
技术突破点在于:
- 机器人液体工作站实现样本自动化处理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精准识别分子特征
- 单日生成20万个高分辨率数据点
研究发现甲硫基转移酶MiaB具有环境响应特性,其修饰产物ms²i⁶A对铁硫元素可用性及低氧代谢变化高度敏感。这揭示了细胞应对环境压力的新机制,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靶点。
麻省理工生物工程教授Peter Dedon指出:"这项技术首次实现全转录组表观RNA修饰的定量分析,为破解调控细胞应答的RNA密码带来突破。在癌症与抗生素耐药两大健康挑战领域,我们将加速发现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
技术应用前景涵盖:
- 制药行业:药物作用机制评估与生物标志物筛选
- 临床研究:人类细胞RNA修饰分析
- 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发
SMART团队正推进该技术在人类组织样本的应用,未来将建立覆盖微生物到人类的全转录组分析体系。研究获得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支持,标志着该国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重要进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