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处于生物学与身份认同的边界,既高度个人化又常受公众审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细胞生物学家马克斯姆·普利库斯表示,人类头皮约有10万个毛囊,全身则更多。每个毛囊如同3D打印机,孕育着生长中的发丝和赋予颜色的色素。这些发丝主要由角蛋白构成——这种坚韧蛋白质也存在于指甲中,但头发绝非死物;它是生物学的奇迹,既作为大脑的传感器,又存储着身体的秘密档案。
头发具有保护功能
迈阿密大学皮肤科医生拉尔夫·保斯指出,毛囊内部是充满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微生物群落。除肠道微生物组外,人体还存在头发微生物组,它能驱逐有害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保斯补充说,毛囊内的微生物甚至可能促进头发生长并增强发色。当皮肤出现擦伤或割伤时,毛囊中的干细胞会迁移至伤口处转化为新皮肤细胞,协助愈合过程。普利库斯解释:"伤口愈合后,这些干细胞会回归头发生长的本职工作。"
头发如同生物天线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毛发疾病的分子遗传学家安杰拉·克里斯蒂亚诺表示,毛囊如同大脑的运动探测器,包裹着神经末梢,能感知最轻微的触碰或微风。例如睫毛在昆虫靠近眼睛时会触发眨眼反射。多毛皮肤的神经会连接大脑情绪中枢,因此轻抚头发令人愉悦;而脱毛或拔眉之所以疼痛,是因为连根拔除毛囊,相比之下剃须仅切断皮肤表面的毛发则痛感轻微。保斯还透露,毛囊内存在气味和苦味受体,可能影响头发生长——早期数据表明某些香氛能刺激生长,其他则可能抑制,但需更多研究验证。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皮肤科医生路易斯·加尔萨指出,毛囊自带生物钟,与大脑时钟同步调控生长、休止和脱落周期。这解释了为何头发在早晨比傍晚生长更快(因此夜间或次日剃须效果差异不大),未来或许仅需几根头发就能监测特定睡眠障碍。
头发异常预示健康问题
迈阿密大学皮肤科医生安东内拉·托斯蒂强调,作为人体第二快生长的组织(仅次于骨髓),头发是健康状况的非正式档案库。每厘米头发存档约一个月的生物数据,医生可通过检测判断药物使用、中毒、慢性压力甚至用药依从性。保斯比喻道:"毛囊就像微型肾脏,不断吸收有毒化合物并沉积在死发干中。"然而维持高速生长需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快速脱发常是疾病或压力的警示信号。克里斯蒂亚诺说明,营养缺乏、甲状腺功能障碍、高烧、体重骤降、分娩或大型手术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脱发,"这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但通常3-6个月内会再生。部分专家认为,当身体患病时会暂停毛发生长等非必需过程,将营养重新分配至关键部位。不过每日脱落50-100根头发属正常现象——普利库斯解释,幼年头发如绒毛般纤细,随年龄增长变得粗长深色,衰老时则转为灰白粗硬。"我们习以为常,但科学角度看,头发是令人惊叹的自然工程奇迹。"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