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提升健康警报效果的方法Timing matters: Study shows ways to improve health alerts | ScienceDaily

健康研究 / 来源:www.sciencedaily.com美国 - 英语2025-09-01 17:03:41 - 阅读时长2分钟 - 752字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健康警报若要有效促进检测行为,必须在用户生理变化发生时立即触发并采用个性化沟通方式,否则仅23%的用户会响应传感器数据驱动的提示,而56%的用户在出现症状后会响应提示,该研究同时证实80%的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心率、睡眠和活动模式变化被提前预警,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柳叶刀·数字健康》期刊。
健康可穿戴健康传感器健康警报呼吸道病毒感染预警警报触发时机居家病毒检测新冠感染预测临床应用公共卫生应对行为改变
时间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提升健康警报效果的方法

可穿戴健康传感器作为疾病检测和遏制感染传播的有力工具,其警报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时机选择和个性化沟通方式。根据《柳叶刀·数字健康》2024年7月24日发表的去中心化随机对照试验,当健康人群通过可穿戴设备接收到基于其独特心率、睡眠和活动模式变化的呼吸道病毒感染预警时,仅有四分之一的参与者会进行居家病毒检测。

这项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团队主导的研究揭示了两个关键发现:其一,警报触发时机对行为改变具有决定性影响。仅依赖传感器数据的警报因在固定早晨时段发送,用户响应率仅为23%;而基于症状报告的即时警报响应率高达56%。研究通讯作者Giorgio Quer指出:"这提醒我们在未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中,必须确保警报与用户即时生理状态同步。"

研究团队在2021年9月至12月期间招募450名美国成年参与者进行分组测试。实验组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生理指标异常(静息心率升高、活动量下降、睡眠增加)或症状报告后触发警报,对照组则不接收任何提示。结果显示,在118名(39%)收到检测提示的参与者中,62人(52%)实际完成居家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无症状期,传感器仍能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80%的新冠感染预测准确率。

该研究还验证了可穿戴设备的临床应用潜力,例如监测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并发症风险。但研究者发现,电子病历中的感染信息获取难度远超预期。资深作者Steven Steinhubl强调:"这种早期生理预警不仅能帮助个体隔离防扩散,更可能改变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研究团队正在拓展应用场景,包括开发针对妊娠期并发症的预警系统。Quer总结道:"我们既要提升预测模型的精准度,更要探索如何将健康信息转化为用户的实际行为改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