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老人感染新冠,“安全用药+就医+管理”不可少!
在当前新冠感染高峰的大环境下,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他们感染新冠后,用药问题可不能马虎,一不小心就可能加重病情。权威机构建议,这类老人科学用药和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详细讲讲该怎么做。
用药安全与对症处理原则,你知道多少?
基础疾病管理是预防新冠重症的关键所在。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基础病,一定要控制好,否则感染新冠后容易诱发并发症。
及时发现老人感染新冠需要了解典型症状和特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特殊表现可能有嗅觉减退、意识模糊等。家属可通过体温监测、使用血氧仪早期识别,当血氧≤93%时需要提高警惕。
治疗方面需遵循对症用药原则。发热时首选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退热贴。若物理降温无效,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需特别注意避免自行叠加用药,尤其是抗凝药等基础病治疗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应严格遵医嘱。不同基础病患者用药有特殊要求,例如痛风患者慎用布洛芬,糖尿病患者需关注退热药对血糖的影响。
紧急情况识别与及时就医,刻不容缓!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分钟;持续胸痛;血氧饱和度≤93%;意识模糊或无法进食饮水超过6小时。
家属可进行日常自查:每日监测血氧、体温、尿量,记录症状变化,为医生提供病情进展依据。需关注老人心理状态,通过沟通交流、播放舒缓音乐缓解焦虑情绪,避免心理压力加重身体负担。
日常健康管理与并发症预防,做好这些很重要!
感染期间务必持续服用基础病药物,如降压药、胰岛素等。如需调整用药方案,必须经主治医生确认。
建议优化居家环境:每日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湿度40%-60%以缓解呼吸道不适。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粥、蒸蛋,避免辛辣刺激。每日饮水1500-2000ml预防脱水,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需警惕新冠诱发基础病加重,如心衰、酮症酸中毒等。家属应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康复期每3-7天复查血氧和心肺功能,血氧恢复正常后仍需观察1-2周以防"沉默性缺氧"。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需采取"安全用药+及时就医+基础病管理"的综合策略。家属要做好用药监督和病情监测,特别注意当血氧饱和度<93%时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重症风险,助力老人平稳康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