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过程中的微生物群与肥胖相关代谢组特征关联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衰老过程中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调控代谢组特征,特别是脂质代谢通路,与肥胖相关表型存在显著关联。该研究成果发表于《npj生物膜与微生物组》期刊。
研究设计
研究团队比较了8周龄(青年组)和18月龄(老年组)的常规饲养(Conv)与无菌(GF)小鼠。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粪便样本的代谢特征。实验设计包含抗生素处理组,以验证微生物群对代谢特征的影响。
关键发现
- 微生物组年龄差异
- 老年小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加权UniFrac距离)显著高于青年组(p=0.0001),菌群丰富度增加(p=0.0007)
- 标志性菌群变化:青年小鼠中Akkermansia和Prevotella丰度更高,而老年小鼠中Coprococcus和Turicibacter相对更丰富
- 功能预测差异
- 基于PICRUSt2的功能预测显示:老年组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通路增强,而青年组的细胞生长与凋亡通路及氨基酸代谢更活跃
- 代谢组特征差异
- Conv小鼠与GF小鼠代谢特征显著分离(主成分分析显示)
- 老年Conv小鼠的代谢组变异度显著高于GF组,其中51种微生物相关代谢物存在差异,包括:
- 29%为脂质类(显著富集亚油酸代谢通路)
- 14种在GF小鼠中发现差异(主要为碳水化合物)
- 亚油酸代谢产物(如9(10)-EpOME、9-OxoODE)在老年组富集,抗生素处理后水平下降
- 体重变化特征
- 所有老年组小鼠(无论Conv/GF)体重均显著高于青年组,提示年龄相关的体重增长可能存在微生物非依赖性机制
机制解读
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群-宿主互作的双重调控机制:
- 直接作用:特定菌群(如Lactobacillus、Oscillospira)通过促进亚油酸代谢,调节脂质积累
- 间接效应:衰老相关的微生物群结构重塑影响宿主代谢灵活性,表现为从碳水化合物向脂肪酸利用的转换障碍
研究意义
该研究为"微生物群-代谢轴"在衰老中的作用提供了多层次证据:
- 确认肠道微生物是衰老相关脂质代谢改变的重要介质
- 揭示亚油酸代谢通路作为连接微生物群与肥胖表型的关键桥梁
- 为针对微生物群的抗衰老干预提供新靶点
研究团队指出,虽然发现微生物非依赖性的体重增长机制,但总体来看,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调节特定代谢通路,在衰老相关的代谢紊乱中起核心作用。后续研究将扩展至性别差异分析,并结合多组学技术解析代谢物的系统效应。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