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老年医疗保健中的应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Geriatric Health Care | Health Affairs

AI与医疗健康 / 来源:www.healthaffairs.org美国 - 英语2025-08-26 02:05:4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90字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美国老年医疗保健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重点分析医保报销机制、数据互操作性、农村医疗数字化等五大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文章指出需要建立渐进式医保支付模式、跨部门联合审查机制和国家老年数据信托,同时强调通过社区共建增强公众对AI医疗的信任。随着美国65岁以上人口成为最大群体,AI技术在疾病早筛、远程监测和临床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对控制医疗成本、提升照护质量具有战略意义。
人工智能老年医疗保健医保支付机制数据质量农村医疗数字化信任与社区共建早筛远程监测决策支持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在老年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老年群体的机遇与挑战

到2050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将成为最大群体。面对寿命延长、慢性病负担加重、照护网络碎片化和医疗成本上升等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渗透医疗体系。政策制定者亟需建立监管框架和医保支付标准,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公平享受技术红利。

政策框架需将AI在早筛、远程监测和决策支持的潜力,与可持续的老年友好型照护体系相结合。当前美国医疗系统高度碎片化,技术应用存在协调不畅、沟通不力的风险。例如医疗保险公司交易平台的技术部署教训显示,缺乏统筹的AI应用可能带来严重风险。

医保支付机制改革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预计2025年医疗支出将达7.2万亿美元,医保支付机制是AI应用的核心制约因素。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当前重点在于通过AI减轻行政负担、缓解医生职业倦怠和改善患者结局。当前挑战在于如何将AI临床服务纳入支付体系——应将其视为嵌入医疗流程的整体技术(类似电子病历系统),而非单独收费项目。

截至2025年,CMS已通过新科技附加支付计划,为8项AI产品(主要是医学影像分析工具)设立专门收费代码。但该模式可能导致过度使用,并阻碍非影像类AI工具创新。虽然FDA已批准超千项AI医疗设备,但医保支付路径仍不完善。

建议到2030年前,CMS应试点"阶梯式医保支付"机制:当上市后证据达到预设质控和公平目标时,自动将新技术附加支付转向捆绑式价值支付。

数据质量与互操作性提升

高质量、多样化数据是AI模型基础,但面临数据准备成本高、信息孤岛林立、隐私保护等挑战。特朗普政府曾提出建立全国性电子病历数据共享系统。针对多模态数据训练需求,建议采取三方面措施:1)在概念验证阶段使用合成数据保护患者隐私;2)推广可互操作格式标准(如DICOM医疗影像标准和HL7电子病历标准);3)建立类似HIPAA法案的数据治理框架。

建议FDA与CMS建立联合审查档案,同步评估安全性、有效性与支付证据。同时国会应设立国家老年数据信托(借鉴电网公共事业模式),依据ISO 42001标准管理去标识化多模态数据,并将数据信托标识与医保奖励挂钩。

农村医疗数字化转型

美国农村医疗机构面临医护人力短缺、运营成本攀升和医保支付压力三重困境。2024年3月医疗部门虽新增260万岗位,但农村医院空置率仍超10%。医疗开支占GDP比重已达17%,供需矛盾导致医院倒闭潮。

解决方案包括:1)通过微证书体系提升医护AI技能;2)建立医疗系统与高校的终身学习合作;3)推广居家远程监测技术包。但宽带覆盖率不足(18%农村地区无5G覆盖)和数字素养缺失制约技术落地。建议:1)2028年前实现全民宽带覆盖;2)社区学院提供税收抵免的AI素养培训;3)设立关键医院远程监测贷款基金。

信任与社区共建

老年群体对面对面医疗的需求要求AI应用必须嵌入社会契约。建议:1)建立包含老年群体的社区咨询委员会;2)开展ISO 42001标准算法审计;3)实施参与式AI系统设计。研究表明当社区主导技术部署时,采用率提升30%,满意度提高40%。

结论

美国虽是AI医疗设备监管全球领先者,但医保策略错位、数据基础设施碎片化、农村医护缺口扩大正阻碍技术革新。未来十年需建立预测性医保支付路径,将AI转化为生产效率提升工具。建议建立"先补充支付-后捆绑支付"机制,确保资本激励与患者结局挂钩。同时通过社区咨询委员会、算法审计和共建设计,将技术应用置于社会契约框架内,而非简单满足监管清单。

作者声明

文章成果源自2025年约翰霍普金斯AI与老龄化峰会,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资助。作者声明:拉维·古普塔近三年接受过Alosa Health和Sunday Health的个人咨询费;彼得·韦姆斯受雇于医疗设备行业协会AdvaMed。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