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揭示饮食分子对神经元健康的调控机制。发表于《GeroScience》的研究显示,源自维生素B3的烟酰胺和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可修复脑细胞能量生产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模型中,这两种化合物成功恢复了三磷酸鸟苷(GTP)水平,激活神经元自噬机制,使致病性淀粉样蛋白聚集物在24小时内显著减少。
研究团队采用基因编码荧光传感器GEVAL实时监测发现,线粒体(细胞能量工厂)功能衰退得到有效逆转。这种非药物干预策略通过直接靶向能量代谢缺陷,为现有治疗方案提供了新补充。论文通讯作者格雷戈里·布雷耶强调,该方法能恢复年龄相关丢失的细胞基本功能,但需警惕直接应用风险:既往临床试验显示烟酰胺在血液中易失活,亟待开发新型制剂。
研究指出GTP等能量分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建议后续研究应聚焦营养补充剂递送系统的优化及人体有效性验证。两个补充性研究板块系统阐释了核心机制:
自噬机制与脑健康
自噬是细胞分解回收受损组分的天然过程,作为细胞"清洁系统"清除错误折叠蛋白和功能异常细胞器。在大脑中,该机制对维持神经元稳态至关重要。自噬功能障碍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斑块堆积,这与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激活自噬的干预手段(如间歇性禁食或特定天然化合物)可能成为预防认知衰退的新策略。
线粒体功能与脑衰老
作为"细胞发电厂",线粒体通过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为神经信号传导和维持功能提供能量。随着年龄增长,线粒体效率下降引发能量代谢减弱和氧化应激累积,这既是脑衰老的表现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诱因。通过抗氧化剂或营养干预改善线粒体功能,被证实能有效保护认知能力,当前研究正探索针对性调控线粒体延缓脑衰老的途径。
来源:GeroScience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