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日本——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肾损伤是由缺血(器官血流减少或阻断)引发的危及生命的状态。尽管早期恢复血流能提高存活率,但许多患者仍会发展为慢性心脏或肾脏衰竭。这种从急性组织损伤向慢性功能障碍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本研究聚焦于能抑制免疫细胞活化的免疫受体CD300a。研究人员利用CD300a基因缺陷的小鼠模型,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肾损伤(AKI)向慢性器官衰竭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CD300a缺陷可减弱AMI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减少后续心脏纤维化,从而维持心脏功能。同样,AKI引发的肾功能损伤更轻微,慢性肾衰竭中的肾纤维化程度减轻,肾功能得以保持。
其保护机制如下:在缺血性心脏和肾脏组织中,CD300a缺陷增强了巨噬细胞对死亡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减少炎症反应。此外,在CD300a缺陷小鼠中,SiglecF-/lo中性粒细胞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纤维化因子的能力增强,抑制了向慢性器官衰竭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鼠模型中使用CD300a中和抗体的治疗效果,与CD300a缺陷模型观察到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抑制向慢性心肾衰竭的进展。
研究团队计划在临床研究中评估人源化抗CD300a中和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最终目标是开发针对心脏和肾脏急性组织损伤及后续慢性器官衰竭的新型治疗药物。
研究经费部分来源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KAKENHI)和武田科学基金会。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