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激素疗法(HT)治疗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其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使用口服激素疗法的女性——这是2025年更年期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该研究与其他同期展示的成果共同探讨了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激素疗法对情绪变化的复杂影响。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副教授、更年期项目主任莫妮卡·克里斯蒂安博士评论道:“情绪症状在更年期过渡期非常普遍,往往比其他症状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生魏丽颖在研究中指出:“现有证据关于口服激素疗法的广泛健康影响仍不一致,多数研究聚焦心血管结局而非精神或认知健康。理解激素疗法与多元健康结局的长期关联,对制定个体化诊疗决策至关重要。”
魏丽颖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TriNetX数据库,将3844名使用透皮激素疗法的女性与3844名使用口服激素疗法的女性进行对比。受试者年龄在46至60岁之间,根据年龄、种族、民族、其他用药及代谢合并症进行匹配,其中白人占88%,非西班牙裔占68%。
尽管两组在肥胖症、心血管疾病或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透皮疗法组的焦虑症(7.2%)和抑郁症(3.3%)发生率低于口服组(9.1%和5.1%)。焦虑症风险比无显著差异,而口服组抑郁症风险适度升高(风险比1.3;95%置信区间1.01-1.66)。魏丽颖指出:“抑郁症1.8%的绝对风险差异在长期管理中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她向《Medscape医学新闻》表示:“这可能源于口服疗法需经历首过肝代谢。”
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医院妇产科医师、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教授蒋学志博士补充了潜在机制细节:“透皮雌二醇可直接向体循环输送稳定的生理性雌二醇水平,避免肝脏波动,从而实现更稳定的神经类固醇和神经递质调节,降低情绪障碍风险。”
克里斯蒂安博士强调,尽管部分女性使用激素疗法后情绪改善,但需明确其并非情绪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案。“更年期情绪症状常源于围绝经晚期和绝经早期的激素波动,在绝经后期激素疗法可能不足以稳定激素。若患者潮热改善、夜汗消失、睡眠好转,但仍持续焦虑或情绪低落,应采用情绪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案。”蒋博士同时指出,研究未表明口服激素疗法会增加抑郁风险,且总体而言使用激素疗法者抑郁风险可能低于未使用者。“在获得更充分证据前,可优先考虑透皮而非口服途径。新兴证据表明透皮途径具有其他已证实的优势。”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医学生萨曼莎·费尔韦瑟展示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首次接受更年期激素疗法的275名女性(平均52岁,96.7%使用透皮雌激素疗法)在更年期评分量表(MRS)心理子域(含抑郁情绪、易怒、焦虑及身心疲惫)评分显著改善。基线时61.1%患者报告“重度症状”(评分≥7分),随访时降至25.8%(P<0.001)。基线症状严重者改善最显著(评分变化-3.7分,中度和轻度症状者分别为-0.88和-0.24分)。“该效果与焦虑抑郁病史无关,表明更年期激素疗法可能改善各类女性的情绪状态。”研究团队指出。
克里斯蒂安博士表示不会据此改变临床管理,但强调需深入研究情绪问题管理策略——包括情绪稳定剂、激素疗法、生活方式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等多元方案。
魏丽颖的研究由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生暑期研究奖学金及校友协会资助。费尔韦瑟的研究未获外部资金支持,作者均无利益冲突声明。克里斯蒂安博士曾为FertilityIQ提供讲座,无其他披露信息。
Tara Haelle是达拉斯的科学/健康领域记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