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性监测低估心房颤动负担:CIRCA-DOSE试验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is underestimated by non-invasive monitoring: the CIRCA-DOSE trial |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Oxford Academic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academic.oup.com加拿大 - 英语2025-09-17 15:06:36 - 阅读时长2分钟 - 690字
CIRCA-DOSE试验研究证实,当前广泛采用的非侵入性监测方法(包括动态心电图和经电话心电监测)所测得的心房颤动负担显著低于植入式心脏监测仪的测量结果,表明临床实践中常用的间歇性监测手段可能严重低估患者真实心房颤动负荷。该研究基于346名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症状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数据,通过对比植入式监测仪与模拟非侵入性监测策略的差异,揭示了监测方法选择对疾病评估的关键影响,为心房颤动治疗效果的精准量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优化临床监测实践和患者管理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心房颤动AF负担非侵入性监测植入式心脏监测仪CIRCADOSE试验导管消融动态心电图监测经电话心电监测健康评估医疗研究
非侵入性监测低估心房颤动负担:CIRCA-DOSE试验

如何量化心房颤动(AF)消融后的成功程度仍存在争议。传统的事件发生时间结果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患者实际体验,这促使医学界关注AF负担指标——即患者处于心房颤动状态的时间比例。植入式心脏监测仪(ICMs)能提供最准确的AF负担评估,但其应用受限于高昂成本和侵入性操作要求。因此,许多研究采用间歇性非侵入性监测设备报告的AF负担作为ICM监测结果的替代指标。然而,非侵入性方法所得AF负担数据的有效性始终缺乏确证。本研究系统探究了基于ICM的AF负担与模拟非侵入性监测策略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团队分析了CIRCA-DOSE试验(NCT01913522)中346名接受首次导管消融治疗的症状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数据(平均年龄59±10岁;男性占比67%)。所有患者在消融术前均植入美敦力公司(Medtronic)明尼阿波利斯生产的Reveal LINQ植入式心脏监测仪。基于ICM的AF负担计算周期为术后第90天至第365天,以心房颤动状态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表示。为模拟临床常用非侵入性监测策略,研究人员提取ICM数据中对应以下监测时段的信息: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各进行的三次24小时、48小时、7天或14天动态心电图(AECGs)监测,以及每周1分钟的经电话心电监测(TTM)。非侵入性AF负担的计算方式为:动态心电图监测时段内心房颤动状态的时间百分比;对于TTM则采用阳性心电描记的比例。研究采用非参数配对Wilcoxon检验进行负担量值对比,偏差值定义为非侵入性监测负担减去ICM监测负担的平均差值。该研究方案已获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相关数据可根据合理请求提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