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日本发现,二甲双胍会改变人体血液中的金属水平,降低铜和铁的同时增加锌含量。这些变化可能是该药物产生广泛保护作用的关键原因,为设计更优糖尿病疗法提供重要线索。
作为全球处方量最大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除了降血糖功能外,还展现出抗肿瘤、抗炎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益处。尽管已使用60余年,其作用机制却始终未明,阻碍了新一代药物研发。
神户大学内分泌专家Wataru Ogawa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金属浓度会发生变化,而化学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与铜等金属结合。我们想知道这种金属结合能力是否在人体中真实发挥作用。"研究团队招募约200名糖尿病患者,其中半数服用二甲双胍,通过血清分析检测金属水平变化。
发表于《BMJ开放糖尿病研究与护理》期刊的临床数据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铜、铁水平显著降低,锌浓度明显升高。Ogawa指出:"这些变化与改善葡萄糖耐受和并发症预防相关,很可能正是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
日本近期批准了新型二甲双胍衍生物imeglimin的临床应用,该药物不具备金属结合能力。"我们正开展对比研究以明确两种药物的作用差异。"Ogawa补充道。团队呼吁通过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金属浓度变化与药物疗效的因果关系,这或将推动通过调节金属平衡开发糖尿病治疗新方案。
该研究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课题编号24H00638)和万平糖尿病基金会资助,与神户山手糖尿病内分泌诊所合作完成。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