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传统药用植物作为肥胖相关糖尿病中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剂:简短通讯
Traditional East African medicinal plants as modulators of gut microbiota in obesity-associated diabetes: A short communication - ScienceDirect
亮点
- •城市化、饮食转变和久坐生活方式正在推动东非地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上升。
-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将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慢性低度炎症联系起来。
- •四种易获取的草药——辣木(Moringa oleifera)、乌干达绿心木(Warburgia ugandensis)、次花芦荟(Aloe secundiflora)和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含有具有选择性抗菌、益生元和抗炎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
- •这些植物可能通过减少病原共生菌、增加短链脂肪酸和加强肠道屏障来重新平衡肠道生态系统,从而降低内毒素血症并改善血糖控制。
- •建议开展低成本、基于社区的、跨学科的临床试验,将微生物组分析与民族医学相结合,以验证其在东非人群中的有效性。
摘要
由于城市化、饮食变化和久坐生活方式,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在东非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4.2%的成年人口(2400万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将超过5500万人,东非将承担相当大的负担。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表现为产短链脂肪酸(SCFA)细菌的减少和促炎类群的增加,是肥胖和T2DM之间的一个关键机制联系。传统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和新的抗肥胖药物,虽然在临床上有效,但在东非人口中价格昂贵、供应不足且耐受性低。相反,本土药用植物辣木(Moringa oleifera)、乌干达绿心木(Warburgia ugandensis)、次花芦荟(Aloe secundiflora)和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临床上易于获取、可接受,并且具有抗菌、益生元和抗炎的植物化学物质,可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这篇简短通讯回顾了2015年至2025年间在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上发表的民族药理学、植物化学和微生物组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讨论集中在植物化学物质-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与代谢健康结果之间的转化途径,以及现有证据基础的差距,以及在东非环境中需要系统方法和临床验证。我们建议开展包括植物化学物质标准化或微生物组测序和文化适宜的基于社区的方法的跨学科试验。
引言
肥胖和糖尿病正成为全球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东非地区是患病率迅速增长的地区之一(IDF, 2021)。这一增长是由高城市化率、饮食转向高糖高脂食物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推动的。传统的诊断措施如BMI和空腹血糖提供了重要的风险标志物,但无法捕捉导致胰岛素抵抗、低度炎症和代谢功能障碍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潜在失调(Ye, 2021; Ye and Yin, 2024; Wang and Ye, 2024)。特定微生物类群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较高比例表明存在肥胖,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菌种似乎具有保护作用,增加肠道屏障完整性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Zhao et al., 2018; Csákvári et al., 2025)。东非传统医学是一个丰富的药物库,其中的植物传统上用于治疗糖病、食欲控制和消化问题(Chinsembu, 2019)。这些生物资源含有生物碱、皂苷、多酚和多糖,可以积极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态(Aldulaimi, 2017)。对这些天然化合物的研究可能会揭示管理代谢障碍的新治疗策略。通过利用这些传统疗法的潜力,我们可以开发更有效的方法来促进肠道健康和整体福祉。
文献搜索
本简短通讯基于2015年1月至2025年3月在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上进行的叙述性文献搜索。搜索词包括"东非药用植物"、"肠道微生物群"、"肥胖"、"2型糖尿病"、"植物化学物质"和"民族药理学"。还搜索了相关综述参考列表中的其他来源。虽然这不是系统性综述,但重点是包含最新的研究发现。
传统疗法及其局限性
现有的T2DM临床治疗选择基于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磺脲类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注射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减肥药物(奥利司他)。这些干预措施虽然有效但有许多局限性,包括:
- 可负担性和获取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
- 二甲双胍有胃肠道副作用等问题。
辣木
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子含有槲皮素和绿原酸,有助于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细菌的生长并减少肠道炎症(Zhou et al., 2021; Srinivasan et al., 2008)。辣木多酚也可以被肠道微生物转化为酚酸,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如表1所示(Yang et al., 2025; Srinivasan et al., 2008)。
乌干达绿心木
东非绿心木(Warburgia ugandensis)含有抗菌倍半萜,可以有选择性地抑制机会性病原体而不影响有益菌群。
机制联系
-
- 多酚-微生物群轴:肠道微生物将辣木和印楝中的多酚转化为生物活性酚酸,诱导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Templin et al., 2019)。
-
- 选择性抗菌效果:乌干达绿心木中的drimane倍半萜选择性抑制机会性肠杆菌科细菌而非共生菌,可能减少低度炎症的发生(Csakvari et al., 2025)。
-
- 益生元多糖:芦荟来源的甘露聚糖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城市肥胖、可及性和公平性
东非的肥胖流行病对城市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但现代抗糖尿病治疗的可及性仍然有限(Templin et al., 2019)。药用植物广泛可用且文化上已整合,代表了一种针对微生物群干预的公平策略(Chinsembu, 2019)。然而,植物制备、剂量和安全性的可变性对它们的标准化提出了挑战。便携式测序技术与低成本诊断工具的整合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证据强度、局限性和转化差距
尽管临床前证据表明东非药用植物具有微生物群介导的效果,但临床证据很少。制备、剂量和生物利用度困难,因此对可重复性和转化使用提出了挑战。很少有人类研究直接测试这些植物、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结果之间的联系。
结论
东非药用植物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文化融合的、以微生物群为导向的机会来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它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为管理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提供了一个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途径。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通过将民族药理学与微生物组研究的最新进展相结合来开发,将一个想法转化为一个经过验证的、可扩展的、公平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代谢疾病负担。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